通識科內容廣泛,故考生面對時間緊迫的考試時,表現往往未如理想。加上對考核議題認知不足,考生表現時好時壞,繼而質疑自己的能力,逐漸失去信心。誠然,在短時間完成整理資料、組織內容、正反立論「任務」絕非易事,故應在平日溫習時為考試做好準備,減輕壓力,方可發揮最好表現。
下廚比喻 節省做菜時間
何謂試前準備?所指並非知識層面的輸入,當然也是重要一環,但這些是依靠課堂累積而成的日常工作,若在考試前才臨渴掘井,把日程轉為「試前準備」,效果必定令人失望。試前準備,猶如下廚前把材料先處理妥當,以節省及方便做菜的時間、過程。具體而言,先把議題及相關概念用表格形式,以縱橫兩軸把豐富而繁多的內容整理、歸納,然後有系統地放進腦袋。
「縱」列角度 「橫」納觀點
舉例而言,考生學習「今日香港」單元中的「社會流動」後,已有一堆概念詞及議題,涉及範疇廣泛。考生可先以「政治、經濟、社會、教育、衛生、文化及環境」7個角度,把所學知識分類,成為橫軸;再以縱軸分析當中「持份者、正反雙方所持立場、各人所持利益、當中爭議點、個人意見」5個範疇,井然有序地把每項資料,填入適當方格。經整理後,內容一目了然,更重要是可了解每項內容之間的關連或異同,以便比較。
最後在考試時,按題目要求,從記憶抽屜中擷取已整理好的資料和知識,減省思考時間,提升答題效能。
當然,整理工作費時傷神,過程艱巨。但熟能生巧,只要掌握當中竅門,自然水到渠成。現今資訊發達,在大量新知識的衝擊下,善用不同的學習工具、裝備,切合個人需要的學習方法,才是學習的最佳策略。■溫佩芳 前線通識科教師
逢星期一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