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梁志祥(右)表示,雖政府提出10年供應47萬個單位為目標,但整體樓價、租金持續在高位徘徊。 吳沚芊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吳沚芊)房屋政策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亦是現屆政府的施政重點。民建聯一項調查發現,逾60%受訪者認為政府積極開拓土地及打擊炒風,但對房屋政策仍感不滿。
調查又發現愈年輕受訪者對買樓置業訴求亦愈高。民建聯房屋政策發言人、立法會議員梁志祥建議,當局短期應增加房屋供應,並繼續打擊炒風,盡快公布新居屋樓花出售安排,及應敦促港鐵加快推地,增加市民對房屋政策的信心。
政府具體工作 市民傾向肯定支持
民建聯本月初進行一項有關「市民對房屋政策及置業的看法」的調查,民建聯社區幹事梁業鵬表示,1,451名受訪者當中,有近60%市民不滿現時房屋政策,但市民對政府具體工作的評價,卻傾向肯定或支持;有逾60%受訪者認為政府有積極去開拓土地及打擊炒風,更有逾70%市民支持「雙倍印花稅」。
梁志祥解釋,調查結果反映市民因未看到房屋政策成果而不滿。他指出,雖政府提出10年供應47萬個單位為目標,但整體樓價、租金持續在高位徘徊,而公屋輪候冊的申請亦有增無減,容易衍生不滿情緒。
調查又發現,愈年輕的受訪者,對買樓置業的訴求愈高,18至29歲受訪者有逾60%認為要置業方能安居,但比例隨年齡層而遞減,只有3成60歲以上受訪者存此想法。而受訪者中近半預期未來一年樓市將下調,亦因後市不明朗,故有近60%受訪者有自住需要或有閒錢投資,亦不選擇現時入市。
倡增建居屋滿足青年置業需求
梁志祥期望立法會早日通過「雙倍印花稅」草案,令後市更清晰。根據《香港物業報告2013》,2013及2014年私營房屋單位落成量的預測,分別為1.35萬及1.58萬,兩者均低於每年1.88萬的平均供應目標。他認為當局除了以供應為主導外,亦需研究在私營單位供應不足時,增建居屋以作填補,同亦時能滿足青年置業需求。
他又建議,當局應在短期內增加房屋供應,如敦促港鐵加快推地,及盡快公佈新居屋樓花出售安排,增加市民對房屋政策的信心。他強調,當局要繼續打擊炒風,「若撤辣招會令樓市波動大,並可能令樓價反彈,當局不應在沒有足夠公營房屋供應時,輕易撤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