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琳 北京報道)國家主席習近平長達11天的訪歐行程昨日正式結束。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歐盟問題專家邢驊教授向本報指出,此行習主席多次公開場合的演講,不僅系統地闡述了中國對世界形勢的看法,更是中國對自己發展道路一種極具說服力的宣示,大大加深了歐洲乃至國際社會對中國的理解。歐洲對中國的認識正在形成深刻改變,這是習近平此行最大的,也是將影響深遠的成果。
邢驊說,在訪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時,習近平提出,文明是多彩、平等、包容的,應推動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諧共處;在訪問德國期間,他闡述了中國的發展道路與發展觀;在法國,他講到中法關係的特殊性,並引用拿破侖的「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比喻,表示中國這頭獅子已經醒了,但這是一隻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
「習主席這些或生動或深刻的理念,向歐洲國家、歐洲人民乃至對全世界,深刻且有說服力地宣示了中國的發展觀,這將大大加深歐洲乃至國際社會對中國的理解。」邢驊指出,對於習近平所講的中國發展道路,歐洲各國給予了積極反應,多國領導人都談到應該正確對待中國與他們不同的制度與不同的發展道路。「他們開始承認和他們有區別的中國制度與中國發展道路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績,也開始認識到中國有一些他們沒有具備的優點,這是習近平主席此次訪歐最大的,也是影響深遠的成果。」
另外引起極大關注的是,此次習近平到訪歐洲四國都受到了極高規格接待與熱烈的歡迎。邢驊認為,歐洲方面的熱情一方面是來自他們對中國經濟所取得進步的肯定,另一方面則是他們對加強與中國合作的期望。
此外,邢驊指出,習近平訪歐期間,雙方在經貿領域的合作也取得了很多成績,並正在向新的領域發展。如在法蘭克福建立離岸人民幣交易中心、推動中歐投資協定的談判、考慮研究建立中歐自貿區的可能性等具有新意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