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紅線女墓尚未立碑刻字,很難辨認。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胡若璋、帥誠 廣州報道)柳絮飄青,又到一年清明節。人心自愁思,車聲上路合。昨日上午,銀河烈士陵園迎來清明小長假的祭拜高峰。而早在上月底,紅線女的子女馬棣良、馬鼎盛、93歲高齡的姐姐鄺健明及其他親屬,紅線女藝術中心員工冒着滂沱大雨,錯峰出行來到廣州銀河烈士陵園,為長眠此處的紅線女老師敬獻花束,共同緬懷和追思這位粵劇藝術大師。
一同前往拜祭並且敬獻花束的還有廣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廣州粵劇院有限公司、廣電粵劇促進協會、廣電首屆粵劇編劇研究生班代表們。紅線女老師去世後的首個清明,紅線女藝術中心除了保持日常的粵劇演出和紀念影片的播放,並沒有安排特別的紀念儀式。原紅線女秘書、紅線女藝術中心副主任蒙青女士說:「紅線女老師生前是個積極歡樂,特別喜歡正能量的大師。而清明這樣充滿愁思、悲傷的節日裡,我們就默默在心裡緬懷她。關於紅線女老師特別的紀念活動,我們會等到紅線女老師周年祭的時候再安排。」
記者昨日在現場看到,雖然紅線女墓位於園區小道旁,但由於尚未立碑,鮮有人知曉,相比周圍其他藝術家和革命先烈的墓碑,顯得十分寂寥。紅線女的墓地尚未立碑,僅有一個盛放骨灰的石盒,並且刻上名字,記者也是通過墓地邊花圈上敬獻人馬棣良、馬鼎盛的署名才確定此為紅線女墓地,但記者也發現紅線女墓前有不少鮮花和尚未燒盡的香燭,可見一代大師並未被世人完全忘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