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張銳輝認為,今年的「政治題」涉及的概念,如「核心價值」等只是反映社會政治參與現狀,相信學生平日均有接觸。劉國權 攝
兩陣營元旦示威題必答 學子稱不明「核心價值」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馮晉研)新高中文憑試通識教育科昨日開考,其中必答部分已連續3年出現政治議題,再度考起部分考生。有關試題以兩派陣營分別於元旦舉行的示威遊行入手,問及考生政府的管治困難、出現矛盾的「核心價值」,以及示威遊行與生活質素的關係。有通識科教師認為,有關「政治題」的概念「眼熟」,學生能於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程度尚可,但部分考生卻大呼困難,稱不明白題中「核心價值」的意思。
今年通識科有逾7萬人應考,其中卷一設3題資料回應題屬必答,佔整科比重50%,與本港政治相關的題目再度成為焦點。該題以「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和「民間人權陣線」舉行遊行的照片,以及2004年至2012年期間的公眾活動及相關檢控數字作為資料,前者要求考生說明兩項政府的管治困難;後者要求考生指出社會兩項出現矛盾的「核心價值」及其後果會否趨於嚴重。另再要求考生評論以示威遊行的方式與提高生活質素的看法。
考生:不怕政治取向影響分數
部分學生被「政治題」考起。劉同學認為該題全卷最難答,坦言「不明白張圖想表達甚麼」,而自己在「核心價值」一題的答案是「民主」與「法治」,不知對錯。同場的鍾同學則表示,「核心價值」一題想了很久才得出答案,是「民怨多」和「政府監察不足」。她又認為,只要答案不偏頗某一方,不擔心政治取向影響分數。
吳同學則表示,最不喜歡與政治相關的題目,指不清楚「核心價值」的意思,「沒有想過用這些特別字眼」,而她按題目需要,從政府角度回答所面對的問題,覺得有難度。至於卷二,她刻意避開提及中國國力一題,憂慮不同教師的立場不同令自己失分。
多選答「光害」 避國力黃鴨
另外,卷二的3條延伸回應題分別關於中國國力、黃鴨與港人集體回憶、光害,涉及現代中國、文化和環境等內容,考生需選答其一,該卷佔整個科目比重的30%。據了解,較多人傾向回答「光害」一題。
過去兩屆通識科文憑試先後以「政黨政治」和「立法會拉布」等政治味極濃的題材為考題,資深通識科教師張銳輝認為,以往題材涉及政制和議會運作,較為敏感,而今年的「政治題」涉及的概念,如「核心價值」等,均在課程和日常生活中出現,只是反映社會政治參與現狀,相信學生平日均有接觸,不難處理。就有意見憂慮考生政治立場會影響分數,他指今年題目更不涉政治壓力,如「示威遊行與生活質素」一題涉及兩個陣容,即使答案正反兼備,也不反映政治取態,而題目也沒有直接要求學生提出政見,反而重視考生的論述、思辯和引證能力。
張銳輝指今年整體考卷「大路」
張銳輝又指,今年整體考卷深廣度合理,出題「大路」,考核處理資料能力和評論約各佔一半,相信一般學生合格難度不高。
考評局發言人表示,卷一第一題的議題是探討市民以示威遊行方式表達訴求, 在行使自由和權利時與守法並維護公眾安全和公共秩序方面的爭議。當中涉及課程不同部分,例如權利與責任、參與社會政治事務、法治精神和義務及生活素質等,用以考核考生詮釋資料、運用資料解釋、論證和判斷等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