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內地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和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均表現疲軟,低於歷史同期水平,尤其是PPI連續26個月為負數,逼近90年代末32個月負增長的歷史低點。專家指出,工業生產領域持續的通縮狀態,反映當前內地總需求不足,經濟仍面臨下行壓力。專家認為,若經濟加速回落,外匯佔款大幅下降,那麼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和利率都是備選,「但現在降準的信號還沒有出現」。
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指出,按以往慣例3月過後「春暖花開」,企業開工會趨於活躍,3月和4月CPI數據會有所回升,但今年3月和4月CPI環比都是下降,顯示消費品需求不旺,而PPI持續回落也表明製造業生產領域仍面臨產能過剩的壓力,庫存壓力巨大,要加大力度淘汰落後。不過,牛犁認為,目前大的政策基調並沒有改變,要改革要結構調整就必須承受經濟下行帶來的陣痛。
專家指出,考慮到調結構的中長期目標,中央可以容忍更低的經濟增長率,而目前穩增長更多是依靠加快財政支出,定向進行投資微刺激的方式進行。從貨幣政策層面看,銀行間資金利率近期保持相對低位,在經濟前景沒有顯著惡化前,大規模的貨幣寬鬆難見。
穩增長政策集腋成裘
申萬證券研究所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則預計,二季度貨幣環境還是相對寬鬆,除非經濟加速回落,外匯佔款大幅下降,那麼降準降息都是備選,「但現在降準的信號還沒有出現」。
4月開始中央推出棚戶區改造、鐵路投資,小微企業減稅、下調縣域金融機構的存準率等穩增長措施。近日中國鐵總再次調高全年鐵路投資總額至8,000億元以上,這不僅比年初6,300億元的「基調」提高了27%,而且直逼2010年8,426億元的鐵路投資最高紀錄。分析認為,目前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將起到積少成多、集腋成裘的效果,實現經濟的企穩,同時降低了總量寬鬆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