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考古隊員準備登上作業船。周方怡 攝
下沉於清代道光年間的「小白礁1號」船體發掘與現場保護項目昨日在浙江寧波港正式啟動,該商船在2008年被發現後,經過6年的考古發掘,共出水青花瓷、紫砂壺、玉石印章,以及來自日本、越南、西班牙的錢幣等共606件文物,將於今年7月完成船體發掘工作。因本次沉船發掘工作難度較大,來自德國的水下考古與科技保護力量將參與本次船體挖掘工作。
「小白礁1號」是一艘從寧波港始發的木質商貿運輸船,滿載貨物沿海上絲綢之路航行,出發不久便觸礁沉沒。
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水下考古所所長姜波向記者介紹,本次有如此大規模的文物出水,證明了寧波港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地位,對研究寧波海外貿易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本報實習記者 周方怡,記者 高施倩 寧波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