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子珍
《議事論事》借反對派政客之口,對於特首外訪肆意扭曲抹黑,不但罔顧事實,更暴露其幕後編採人員以至主播的偏頗立場。特首外訪並非遊山玩水,而是為香港覓商機謀發展,尋求經濟新引擎,為青年拓展出路;推動「內交」深化兩地經貿合作,更是梁振英施政的一大重點,符合市民利益,何來批評之理?至於節目又借涂謹申之口亂指特首外訪是為了逃避市民,但恰恰相反的是,梁振英一向重視落區聆聽民意,在行政長官選舉前後落區逾百次,上任後落區次數依然無減。特首積極落區不但展現出施政新風,更有助政策制訂更貼近民情,受到廣大市民歡迎,何來迴避民意?《議事論事》由港台以公帑製作,理應恪守《電台業務守則-節目標準》,但在談論特首外訪及落區議題時,觀點卻極為偏頗,違反專業守則,淪為一家之言以及個別政治勢力的輿論打手,理應受到批評。
在5月22日港台節目《議事論事》中,本來該集的主題是討論特首答問大會,但主持人卻突然話鋒一轉,扯到特首外訪之上,指特首梁振英在上任首年頭十個半月,外訪日數只有21日,但在第二年頭十個半月,外訪日數卻大增至40日。《議事論事》並訪問了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涂謹申及反對派學者,指特首外訪日數增加是「害怕面對市民」,「由於在本港社會經常面對挑戰,所以藉茈~訪逃避」,「這樣愈怕愈避只會造成惡性循環」云云。
上綱上線言論違中立持平原則
特首外訪日數增加是事實,但必須看到外訪目的並非遊山玩水,而是為香港拓展商機,加強與國際社會以及內地各省市的商貿合作,為香港經濟尋找新引擎。例如近日特首訪問瑞典,就是要汲取瑞典在創新及科技產業發展上的經驗,在政府對政府(G2G)的層面探討兩地在創新及科技發展共同合作的空間,為香港從事相關業務的人員開拓更廣闊的發展機會。整個行程極為緊湊,連同之後比利時布魯塞爾的行程,除宴會外的訪問和會面就有十多場,行程風塵僕僕並不輕鬆。而其他外訪行程包括:新西蘭、智利、巴西、美國紐約、印尼峇里等,每次都有明確的主題和目的,大力向當地政府和商界推介香港,為業界尋找生意。
至於推動「內交」更加是梁振英施政的一大重點,他多次率領工商專業的訪問團,出訪重慶、福建、廣西等地,為工商專業界開拓發展機會,深化兩地經貿合作。事實上,香港政府過去囿於「積極不干預」思維,對經濟發展引導不力,導致經濟結構一直偏重金融業,產業單一化、空心化的問題已經窒礙本港長遠競爭力,影響青年的就業前途。梁振英當選特首後隨即提出加強對產業發展的支持和引領,而因應香港經濟體積較小,獨木不成林,唯一出路就是和祖國的經濟聯繫在一起。梁振英的「內交」政策,就是利用內地的廣大腹地和有利條件,並且通過參與中國和東南亞國家的自由貿易區,成為東盟十國的連接者,為香港經濟產業尋找新發展。
過去三十幾年,香港經濟能夠保持平穩和持續發展,跟內地快速發展的堅強後盾作用是分不開的。現時各國政府頻頻率領經貿代表團訪問中國,希望乘搭中國的經濟快車。香港具有「一國兩制」優勢,更應利用好中央給香港的支持,加強香港和內地省市的合作,推動香港經濟發展。特首推動「內交」為香港尋商機,符合市民利益,何來批評之理?《議事論事》對於有關外訪的作用及利益置若罔聞,反而上綱上線,通過反對派政客的偏頗評論,作出種種不實的抹黑,顯然是有意誤導公眾輿論。
外訪開拓經濟 落區聆聽民意
至於涂謹申在節目上亂指特首外訪是為了逃避民意,說法更加與事實不符。恰恰相反,梁振英一向重視落區聆聽民意,在行政長官選舉前後落區逾百次、接觸過萬名市民,帶同一支筆、一本簿及一張摺_,親身走入群眾聽取民意。在上任後落區次數依然無減,上任後半個月內,他即率領主要問責官員團隊,走遍全港18區,包括先後兩次去到天水圍,與居民直接對話,又曾應邀到九龍西出席中產論壇聆聽「中產苦水」。其中不少惠民政策,例如為現有的公共行人天橋、高架行人路和隧道,加設升降機等無障礙通道設施,正是他落區時聽到長者訴求後推出的。
必須指出的是,涂謹申指特首不落區是害怕面對市民,但事實是,特首不但重視落區與市民交流,更無懼一些激進人士的暴力干擾,堅持落區接觸市民。梁振英更明確指出,對於任何人對諮詢會的具體組織辦法,以及場地發言安排的意見都會聆聽,但不會因少數人擾亂會場秩序及肢體碰撞行為,而放棄政府與市民接觸及聽取意見和匯報的工作。特首積極落區不但展現出施政新風,更有助政策制訂更貼近民情,受到廣大市民歡迎,請問何來迴避民意?
對於反對派政客的偏頗言論,社會不以為奇。但《議事論事》由港台以公帑製作,必須恪守《電台業務守則-節目標準》,其中第二十一條及第二十二條就要求節目必須「恰當地持平」,「所謂恰當地持平,是指節目或節目環節在報道不同的言論時,必須以公正不偏的態度處理。討論備受公眾關注的問題時,節目應盡量反映所有主要而又關乎宏旨的觀點,以便求取平衡。」然而,《議事論事》在談論特首外訪及落區的議題時,觀點極為偏頗,違反專業守則,淪為一家之言以及個別政治勢力的發聲平台,理應受到批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