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琳 北京報道)中國社科院16日發佈的《世界能源藍皮書:世界能源發展報告(2014)》認為,內地的能源安全目前和未來都面臨着嚴峻的挑戰,主要體現在能源供應與經濟發展模式和環境保護之間存在着突出矛盾。藍皮書建議,應轉變「能源安全」觀,繼續積極推動周邊外交,進一步深化與環裡海國家及俄羅斯的戰略合作關係。
藍皮書主編、社科院國際能源安全研究中任主任黃曉勇表示,世界能源版圖呈現出供應源和需求方同時「多極化」、「多元化」的紛繁複雜局面,中國的能源安全目前和未來仍面臨着嚴峻的挑戰。
黃曉勇指出,「中國石油進口源集中於中東、非洲且多為局勢動盪地區,而美國未來的外交與地緣政策或許會增加中東局勢動亂的可能性;其二,石油海路運輸途徑霍爾木茲海峽和馬六甲海峽,因此受到美國及其他一些國家對此多方掣肘的可能性也在增加;其三,美國年初確定將於2017年起對日本出口天然氣,將對亞太地區的天然氣市場產生很大影響;其四,中國未來在世界溫室氣體排放談判中可能面臨更加嚴峻的局面。」
藍皮書建議,應進一步深化與環裡海國家及俄羅斯的戰略合作關係,同時通過多種途徑努力提高中國在世界能源市場中的地位,同時加強能源金融監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