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一年一度的朝覲期間,數以百萬計的穆斯林聚集於麥加。
伴隨時代的發展,中國伊斯蘭教工作的對外交往日益擴大。陳廣元自中國伊斯蘭教經學院畢業後,相繼出訪和接訪達300餘次,他憑借紮實的宗教學識和熟練的語言能力,在外事交往工作中注重維護國家聲譽與形象,起到友好使者的作用。
首次出訪 應答真誠巧妙
據陳廣元回憶,他的第一次出訪是1957年作為中國大學生代表團的穆斯林學生代表,參團訪問敘利亞和埃及。其間,敘利亞大馬士革大學舉行師生聯歡活動,在中國代表團獻花的環節,一名敘利亞學生問他,中國喜歡哪個顏色,陳廣元回答喜歡紅色,並問學生,敘利亞喜歡什麼顏色。學生回答:「白色。在敘利亞人心中,白色是光明、純潔、堅貞的象徵,更象徵和平。」學生問陳廣元為何喜歡紅色,陳廣元回答:「紅色象徵革命。而革命的目的就是為了和平。」
1986年4月21日北京市伊斯蘭教經學院正式成立。同年,北京經學院啟動擴建,沙特阿拉伯伊斯蘭發展銀行承諾提供資金90餘萬美元,但遲遲未到賬。為爭取資金及時到位,陳廣元帶工作人員赴沙特辦理有關手續。
異國討款 執着贏得尊重
陳廣元回憶說,當時條件艱苦,他和同行人員白天工作,最長的時候等候超過7個小時;晚上返回住處繼續打電話追問。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40多天的努力爭取,終於贏得了對方的尊重,款項順利匯至北京。對方向他表示,「要不是你這執着精神,這錢要不到。」
陳廣元對記者說,執着是古蘭經精神的一部分,「北京經學院事關重大,外國投資90萬美元也是前所未有。無論如何我都要完成這件事,辦成也算是為北京伊斯蘭教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幾十年間,陳廣元大阿訇出訪了亞洲、非洲、歐洲的40多個國家。「有些國家的民眾對我們不太了解,但通過兩國之間穆斯林的互訪,他們知道了共產黨是尊重宗教人士的。」
他說,「我們都是信徒」是對外交往中的最大共通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