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屆75歲的著名工業家楊孫西,「一步一腳印」,由銀紫荊到金紫荊勳章,再到至高榮譽的大紫荊勳章,多年來對香港的成就貢獻毋庸置疑。楊孫西昨日表示,上世紀60、70年代是香港工業「黃金年代」,他投入社會工作發展事業以來,從不忘關心社會發展,親歷特區籌建過程,為香港出力,陪伴香港走過30多年。放眼今天,楊孫西最擔心的是「佔領中環」,盼望大家不要再做偏激行為,共同解決香港的深層次矛盾。
楊孫西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談及為港服務點滴。楊孫西憶述,60、70年代是香港工業「黃金年代」,也是「香港年代」,他踏入社會發展事業,從來不忘關心社會,「好多工廠員工是基層,我比較關心他們的生活。」其後,香港歷史性回歸,楊孫西參加「特區籌委會」,見證香港特區誕生。
金銀勳章太平紳士攞齊
1998年,獲頒太平紳士;1999年,獲頒銀紫荊勳章;2007年,獲頒金紫荊勳章;今年,楊孫西再獲頒大紫荊勳章。楊孫西形容是「一步一腳印」,「我為香港社區服務,希望為香港繁榮穩定出力。由於公司業務與內地關係密切,我一直以來無論出錢出力都好,只想致力促進香港與內地經濟合作交流,特別注重教育水平,包括促進兩地學生交流。」
談到「香港情」,楊孫西強調,香港面積1,000平方公里,如此細小地方容納了700萬人,聚集了各界精英。他最不滿及最反對就是「佔領中環」,「香港是好有特色的地方,維護香港繁榮穩定是共同責任,我們應該保持優勢,明知中環是經濟樞紐而企圖癱瘓中環,這是不可允許的,定要與違法者針鋒相對。」
放眼未來,楊孫西相信香港仍有不少優勢條件,最重要是解決深層次矛盾,使優勢發揚光大,「深層次矛盾並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有其歷史因由,需要所有港人努力解決,不要再做偏激行為,讓香港經濟轉型適應國際新形勢。」 ■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治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