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張志軍(前中)早前訪台廣受關注。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國台辦主任張志軍6月30日接受大陸媒體書面採訪,暢談了早前赴台參訪的成果和體會。他指出,此次訪台與台灣方面陸委會達成「繼續深化兩岸經濟合作和推進ECFA後續商談進程」等七方面共識,並認識了台灣的「隱性社會」。
陸願「一中」內平等協商
張志軍指出,由於歷史等原因,兩岸之間長期存在着一些政治分歧。對於如何處理和解決這些分歧,大陸領導人已多次闡明了看法和主張。大陸願意在一個中國框架內,與台灣方面平等協商,共同探索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辦法。對此,大陸的態度是積極和開放的。他還表示,雙方在探討解決這些分歧的同時,應努力避免這些分歧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局帶來干擾。
行程中,張志軍盡可能廣泛接觸台灣各界基層民眾,他認為,同基層的深入交流有助於準確把握台灣的社會心理,也有利於增進兩岸同胞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對於訪台行程中出現的一些抗議聲音和不理智行為,張志軍表示,他是帶着真心和誠意去台灣,行前台灣各界人士就已紛紛表達對他們參訪的歡迎之意,所到之處都有群眾歡迎的感人場面。
過激抗議不代表台主流
他說,當然,也有少數人有不同的聲音,甚至出現過激行為,引起社會輿論的批評。有許多台灣朋友告訴他,絕大多數台灣同胞都是淳樸善良的,這些個別人的行為不能代表大多數台灣民眾,更不代表台灣的主流民意。為了不影響台灣普通民眾的正常生活,避免出現流血衝突,他對最後一天的參訪行程作了適當調整。
張志軍表示,在4天3夜的行程中,他突出地感受到,在媒體報道的熱鬧喧囂的顯性社會之下,還有一個日常的、真實的、具體的隱性社會。而這一隱性社會才是支撐台灣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了解台灣,必須走進這一社會,並準確把握其脈動。這也是做好對台工作的重要切入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