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運盛,體育興。」北京冬奧申委副主席、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楊樹安在昨日的發佈會上以此六字,表達北京申辦2022年冬奧會的信心,而對於解決空氣污染、洲際連辦等令外界擔憂的現實困難,北京亦明確提出解決方案與路線圖。
北京的霧霾天被外界視為申辦冬奧會的最大挑戰。北京如何來確保運動員的健康?面對來自外國記者詢問,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方力表示,就目前的空氣質量看,張家口和北京的延慶的空氣質量能夠達到冬奧會期間的日均標準。至於北京城區,「冬奧會的申辦和舉辦,對大氣治理將會起到推促的作用。到2022年,不管申辦結果如何,北京的大氣質量在冬季奧運會期間達到日均標準是沒有問題的。」
方力說,為了有效治理北京市的霧霾,空氣治理工作已成為北京市年度工作的目標,北京市在今年大氣治理工作上不僅有強力的法制保障,還制定了2013-2017年的大氣治理行動計劃,通過上述的努力,力求在2017年實現空氣質量質的突破。
由於韓國及日本將先後承辦2018冬奧會、2020年夏奧會,現在北京申辦2022年冬奧會,未來三屆重大奧運賽事都將集中在東亞,外界擔憂北京申辦難度增加。楊樹安指出,這是一種傳統的思維方式,國際奧委會憲章並無此限制。
北京市體育局局長李穎川更強調,中國政府的強有力支持、北京的奧運遺產、豐富的辦賽經驗、直接帶動3億人直接參與冬奧運動等四大優勢,則是其他兩個入圍候選城市無法比擬的。 ■本報記者 海巖、李茜婷 北京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