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倩婷去年參加學友社傑出中學生領袖選舉的四川交流團。 受訪者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伊莎)英語對不少學生而言,是阻隔他們殺入大學的大山,要攻克並不容易。應屆文憑試考生黎倩婷,小四由內地來港時不懂英語,但她善用每天回校的10分鐘步程,邊走邊溫習,短短數個月內,已追回學習進度,擢升至精英班,順利考入名校。升中後讀書壓力沉重,她幾乎壓力爆煲而輕生。在朋友鼓勵下,她重新振作,還積極做義工,以過來人身份替新來港兒童補習。放榜在即,她形容文憑試是破釜沉舟,有信心可升讀大學,首選是工商管理課程。
小四僅會26個英文字母
小四時,倩婷從內地來港插班,僅會26個英文字母,與本港學校的要求相差甚遠。第一次英語默書,事前已努力把生字表背熟,但卻聽不懂老師朗讀的句子,分數不合格令其大受打擊。不過,老師在默書簿以中文寫道:「老師知道你可以做得更好,加油!」助她重拾信心。
每天步行10分鐘背誦詞語
自此倩婷奮力學習英語,善用每天步行回校的10分鐘路程,溫習課本、背誦詞語;每天又將功課的錯處重新複習至完全明白。數月後,其英語成績已突飛猛進,小五更入讀精英班,中學順利考入嘉諾撒聖瑪利書院。不過,面對中學全新的學習模式,以及家人對她的高要求,令她大受壓力,多次萌生自殺念頭。
無形壓力爆煲 幸朋友開解
她解釋指,身為家中的長女,父親對她的要求不斷提升。倩婷雖明白父親對她的要求,只是為了讓她更進一步,但這些無形的學習壓力,令她瀕臨「爆煲」。幸得到朋友的開解,助她重新振作,走出困境。
走出陰霾的倩婷,也不忘參加義工活動,為新來港兒童免費補習、協助少數族裔孩子適應生活,「做義工的經歷讓我明白,社會有很多人也面對不同的艱難,而這些艱難其實可以克服,不應該貿然放棄性命。」為表揚倩婷勇敢面對逆境,並勇於助人,去年青協向她頒發「黃寬洋青少年進修獎勵計劃」獎學金,以示嘉許。她表示,會以積極正面的心態迎接放榜,也有信心可以升讀大學,盼修讀心儀的工管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