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普京上周訪巴西時與羅塞夫會晤。美聯社
美國近年推進「重返亞太」戰略,投放在拉美的注意力明顯減少。除了古巴、委內瑞拉等傳統持反美立場的國家,巴西和阿根廷亦分別因為監控及債務問題與華府關係緊張,這變相給予中國和俄羅斯契機,促進與拉美關係,在西方之外,共創一個非霸權主義的國際秩序。
中國拉美貿易增逾20倍
中國與拉美的歷史關係雖然不算深厚,但重要性毋庸置疑。自千禧年至今,中國與拉美貿易規模爆發式增長逾20倍,目前已超過2,500億美元(約1.9萬億港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早前在巴西利亞跟拉美與加勒比國家共同體(CELAC)領袖會面,反映中國有意與整個地區推進關係。
走訪多國 普京大豐收
俄羅斯總統普京早前走訪拉美多國,取得不少實際成果,包括有傳俄國將重開位於古巴的監測站、與尼加拉瓜鞏固經濟合作、把俄核技術及軍備推銷至阿根廷和巴西。阿根廷由於馬爾維納斯群島(英稱福克蘭群島)主權爭議,是少數在克里米亞問題上力撐俄國的國家,為兩國進一步促進關係製造空間。
分析認為,隨着新興國家崛起,巴西和阿根廷等拉美國家開始追求尊重主權與獨立的國際政治秩序,而非如美國般講求單方面介入和武力的霸權式外交,這與中國戰略利益一致。金磚國家(BRICS)早前同意合組銀行,反映有關同盟漸成氣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