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年底「九合一」預演2016 「六都」選戰矚目
台灣將在11月底迎來最大規模的地方選舉「九合一」(同時舉行九項)地方選舉,產生合共萬名公職人員。「九合一」是2016年「大選」的重要預演,其中以台北、新北、台中、台南、高雄及桃園「六都」的市長選舉最矚目。國民黨在內憂外患夾擊下,選情全面陷入困局;勢頭正猛的民進黨則認為這次至少能贏「三都」、甚至還有「坐3望4」的預期。■香港文匯報 記者 林舒婕
國民黨2010年辛苦贏下五都中的3都,外加後期升格的桃園市,本期望「4都在握」。4年後的今天,面對寸寸進逼的民進黨,守勢更加嚴峻。民進黨昨日舉行「全代會」,這次會議既可視為現任黨主席蔡英文調整權力核心能力,也代表民進黨將正式全力投入這場選戰 (尚有相關新聞刊A20)。
各握兩都穩陣腳
在台南市及高雄市,藍綠的政治板塊並沒有因為「馬政府」執政6年而有所改變,反而在「馬政府」政績不佳的情況下,綠營在南部的選情可說是固若金湯。以台南來說,國民黨還陷入一度找不到候選人披掛上陣的窘境。而目前徵召「政治素人」台南大學校長黃秀霜出戰,恐怕與四年前「立委」郭添財參選結局相仿,只能是「志在參與」。至於高雄市方面,即便有「小巨人」之稱的前高雄縣長楊秋興出戰,但與陳菊仍有明顯差距,若無突發情勢,賴清德及陳菊應能穩守台南及高雄。
對於國民黨來說,稍顯樂觀的是新北與桃園。朱立倫宣佈參選後,懸而未決的新北市總算大勢底定。2010年一役,民進黨由蔡英文高人氣「空降」新北,亦無法撼動朱立倫,今次雖有市議員席次優勢,但以游錫堃近年來的政壇曝光率,實則很難挑戰政績、民調均出色的國民黨「中生代明星」朱立倫。至於桃園,雖爆出副縣長葉世文涉嫌貪瀆,對藍營造成一些混亂,但因縣長吳志揚本身未涉案,只要未來四個月不出紕漏,藍營在桃園贏回基本面應在掌控之中。
台北台中陷膠着
目前選情最為膠着的,便屬台北市與台中市。對於這兩個藍營傳統優勢選區陷入苦戰,與國民黨疏於地方梯隊培養不無關係。最重要、最具象徵性,且選民結構有利藍營的台北市,雖連勝文勝出初選,但因擺脫不了「富二代」爭議,以及如在「花花公子」事件中,與宋耀明律師對陣的危機管理出現失誤而陷入苦戰。連勝文的民調由原本的領先,被逆轉成為落後於在野整合出線的台大醫生柯文哲,這讓藍營大感意外,其父親連戰也得提前出手力挽頹勢。有藍營人士向記者談及連勝文選情時,以「危機」來形容當下境況,顯示藍營內部的憂心。
連勝文須沉住氣
台灣資深政治評論員鈕則勳認為,對於連勝文來說,「權貴」的標籤如影隨形,特別是日後對手若攻擊連家政商關係,透過捕風捉影的方式擴大渲染,即便連家自認為光明磊落絕對經得起檢驗,但對手只要透過這樣的訊息來影響部分無政黨立場的中間選民,都可能使選情極度不利於連。
同樣是初涉政壇的「素人」, 柯文哲在選戰策略上卻顯得異常老到,一再以「反正市長選舉從來都不談政見」來迴避自己政治素人的短處,偶爾遇到不得不有所交代的重大市政議題,也是插科打諢能糊弄就糊弄。
就不久前的公共住宅政策,枱面上無法自圓其說的柯文哲不僅避實就虛地把所有問題都推給專業,還不忘給連勝文加貼上「權貴、不食人間煙火」的負面標籤。令不少學者感嘆其是「滑溜泥鰍」,令藍營無處使力。
不過,隨着選戰的逐步深入,具體的市政議題將越來越凸顯,柯文哲也不可能永遠躲閃下去,連勝文只要能夠沉住氣,敏銳捕捉戰機,不是沒有翻盤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