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盛記白粥」歷經百年,傳承至第三代傳人(左起:梁棗蓮、「根叔」、梁慶裕)。
「盛記白粥」是澳門的百年老店,招牌白粥製法考究,以香米、腐竹明火慢熬而成。白粥絲滑香甜,再佐以經典油器、腸粉,堪稱絕妙搭配。「盛記白粥」歷經一個多世紀、三代人的用心經營,依舊保持着優質的傳統風味,深受澳門街坊及遊客青睞。
品牌傳奇:
「白粥根」子承父業 「街坊情」歷久彌新
人稱「白粥根」、現年已經89歲的「根叔」,是「盛記白粥」的第二代傳人。已屆耄耋之年的「根叔」依然精神奕奕、思緒敏捷。
「根叔」回憶說,第一家「盛記白粥」在他出世前就已經有了,是由他的父親梁勝所創辦的,後來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店舖就由沙梨頭搬至了新橋。根叔表示,很多事情都是根據父親的口述才知曉的,所以具體的年份他也並不確定,但是經歷了一戰洗禮的「盛記白粥」,迄今肯定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
「根叔」的父親梁勝原本是個木工,在機緣巧合下認識了一個做飲食業的朋友,並從朋友那裡「偷師」學會了一些糕點、小食的製作方法,學成之後,梁勝就在沙梨頭開設了第一家「盛記白粥」,按照傳統的店舖取名規律,申請的牌照名為「梁勝記」。「根叔」說,可能是因為當時中葡譯音出現差錯或其他緣故,店舖的招牌用的是「盛記」,加上店內的招牌為白粥,便取名「盛記白粥」,一直沿用至今。
由於戰事時局的影響,梁勝將店舖移至新橋渡船街,根叔便是在那裡出生的,而「白粥根」的外號也是在那裡誕生的。根叔表示,自己大半輩子的歲月都是在新橋度過的,那邊的老街坊都會喊他作「白粥根」,現在只要聽到別人叫自己「白粥根」,總是覺得特別親切、特別的開心。
「盛記白粥」在新橋一做就是60幾年,大約26年前,才在雅廉訪開設了第一家分店,兩家店舖同時經營,後來因為舊區重建計劃新橋的店舖被拆,雅廉訪就成為目前「盛記」最老的一間店,再後來又陸續在台山、新馬路、氹仔開設了三家分店,新馬路那家因為舖租到期而將店舖搬到原址的附近,不久將繼續營業。
現在的「盛記白粥」由第三代經營。回憶起以前的時光,「根叔」的女兒梁棗蓮談到,他們幾兄妹從十幾歲就開始在店內幫忙,直至搬到雅廉訪後「根叔」才正式把店舖交由他們幾兄妹一起經營管理,大部分的時間也都花在「盛記」身上。
談起幾十年來在「盛記」的日子,幾兄妹都表示,最開心的就是因為「盛記」而累積的一班「街坊情」。他們從小在「盛記」長大,很多的街坊都是「盛記」的「老朋友」,幾代人都是吃着「盛記白粥」長大的,「盛記」可以說是這些老街坊情感的寄託,也是他們回憶的重要組成。
「老字號」傳承百年 「饕餮客」讚譽有加
「根叔」的兒子梁慶裕表示,因為「盛記」的品質保證以及得益於老街坊的支持,「盛記」幾十年經營很平順。唯有近年來,人手短缺的問題以及飲食業政策的要求越來越嚴格,是對他們的一大考驗,但是作為百年老店的「盛記」很樂於接受這個挑戰。隨着經濟的快速發展,澳門商家的人力資源問題成為了飲食業的難題之一,「盛記」也不例外。
梁慶裕表示,「盛記」一直都在了解員工的需求,相互體諒,確保能控制人資的流失。近年來,社會上對飲食業的安全、衛生等方面要求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高,作為歷史悠久的老店,「盛記」也經常要接受查驗,「盛記」也一直認真的配合政策的要求,務求做到一家符合現代化要求又保留舊傳統的老字號食肆。
談起自家出品的食物,梁慶裕自信滿滿的說到:「幾十年來『盛記白粥』出品的食物堅持使用傳統方法來做,每一道糕點的製作都是經過用心研究的,層層把關的,絕不含糊。」
就連「根叔」自己,每天也都要吃上一碗自家的白粥,他自豪的說:「盛記的白粥絕對是外面吃不到的,口感完全不一樣,吃了幾十年的白粥,每次都要在裡面加點鹽,這樣口感更綿、更佳。」「根叔」介紹說,除了招牌白粥,蘿蔔糕、豆腐花、牛脷酥、蛋散、笑口棗等糕點也都是廣受讚譽的。
「盛記白粥」靠着百年經營以及口碑相傳,贏得了一班老街坊的支持之餘,隨着自由行的開放,「盛記白粥」也開始在遊客間傳開了,許多的美食網站、美食愛好者都爭相推薦,饕客們的口耳相傳使得「盛記白粥」的知名度越來越大,客源也增加了不少。但是「盛記白粥」並沒有為了再擴充收入,而繼續開設分店,也從不宣傳。梁慶裕表示,除了即將重新開市的新馬路分店,「盛記白粥」短期內並不會再開設分店及擴大「盛記」的經營,「盛記白粥」的每一家都是他們幾兄妹用心籌辦經營的,將目前的幾家「盛記白粥」經營好才是他們最注重的,希望繼續將爺爺傳下來的「盛記白粥」這塊百年老招牌做好,堅持傳承「百年風味」。
品牌秘笈:
秘笈一:百年傳承 街坊情誼
從梁勝開始到現在,「盛記白粥」已經傳至第三代了,上百年的誠信和良心經營,得到了街坊的讚譽和支持,「盛記白粥」也已然成為澳門街坊們情感的寄託,很多的澳門街坊,幾代人都是吃着「盛記」長大的。
秘笈二:用料實際 良心經營
現在「盛記」出品的所有食物都是設在筷子基的工廠統一生產的,對於糕點的出品也都十分講究,每一道都要按照嚴格的工序,一步步進行,絕不含糊。每天凌晨兩、三點,師傅們就要開爐準備早市的工作,再於開市前送至各店舖。「根叔」表示,「盛記」之所以能夠經過百年的歷史考驗,靠的就是用料實際,良心經營,這也是「盛記白粥」做生意的理念。
秘笈三:古法製作 用料考究
「盛記白粥」堅持使用傳統製作方法,傳統工序做法雖然費時,但是做出來的口感更好。比如,「盛記」的招牌白粥,白粥用的米很考究,一定要選用泰國香米,這樣口感更順滑,每天浸泡好幾個小時直至米爛,再加入腐竹,用明火慢熬。出來的成粥香滑鮮甜,加入適量的鹽,口感更為綿滑,再佐以「盛記」特製的油條,是個絕妙的搭配。就連「根叔」自己,每天都要吃上一碗自家的白粥「解饞」。
秘笈四:順應潮流 創意出新
除了傳統的糕點外,配合現代人的需求,「盛記白粥」也自己研究製作新產品。芒果味、綠茶味豆腐花就是近十幾年來「盛記」自己開創的,也是比較賣座的食品之一。現在市面上吃到的基本都是原味的,「盛記」自己研究的兩種口味,芒果香甜味濃,綠茶則很清香。「盛記」的豆腐花上淋的糖漿,是用片糖加薑片熬製的,這樣更能帶出黃糖的甜味、香味,同時也不會蓋住豆腐花的味。
品牌宣言:出品要實際,品質要保證。
品牌之光:百年歷史老店,傳承三代人。
品牌標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