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遇難者家屬送別親人。 記者倪婷 攝
香港文匯報雲南魯甸災區報道 雲南魯甸「8.3」地震發生以來,由於魯甸縣沒有火化場,所有的遇難者都被送往最近的昭陽區殯儀館進行火化。由於遇難者接踵而至,殯儀館內的入殮師50個小時未睡上一覺,為送遇難者最後一程而忙碌工作。對於遇難者家屬的悲痛,入殮師感到「真揪心」,並安慰「要好好活下去」。
在昭陽區殯儀館內,記者看到大量遇難者家屬在排隊等候,由於遇難者眾多,火化工作需要排隊進行。而在一旁不停工作的是戴着白口罩的入殮師趙聲才。
遺體未好好化妝便火化
由於殯儀館工作人員不多,火化、撿骨、送車、打掃,許多的工作都需要趙聲才來做。而由於忙碌,他50個小時沒有合眼。「我從3日晚上一直不間斷工作,直至6日凌晨2點才短暫休息幾個小時。」趙聲才說。
說了幾句話,他又忙着去叮囑家屬如何安放屍體,由於火化量大,兩個悼念廳、三個火化爐同時開工。讓他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
為了送遇難者最後一程,不少家屬都堅持到殯儀館火化。趙聲才說:「我是學化妝出生的,美化屍體是我的本職工作,但這次遇難人數太多,基本沒有時間好好化妝就開始火化了。」
未遇過這麼大量遇難者
趙聲才已從事入殮師工作10年,對於生老病死已很淡然。但看到那麼多的遇難者還是入行以來第一次。前年彝良地震由於離得遠,也只送來了9具遺體。
看到如此多的遇難者,如此之慘狀,趙聲才觸景傷情:「這幾天來火化的人中,最慘的一家死了6個人,兩個火化爐同時開工,一具一具的屍體推進去,看到旁邊家屬泣不成聲的樣子,我也十分難過,特別是幾個小孩子在一旁掉眼淚的樣子,看了真揪心。」
而對於這些悲傷的家屬,趙聲才也會上去安慰幾句,用自己的經驗平復他們的情緒。
失去父親的李吉鳳已經在殯儀館排隊兩天三夜,儘管已經火化完畢屍骨入盒,她憂傷的情緒還久久未能平靜。對於正在追悼室前哭泣的她,趙聲才上前安慰道:「不要太多悲傷,化悲痛為力量,好好活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