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麟
自當前伊拉克危機爆發以來,美國透過不同渠道向伊拉克總理馬利基施壓,要求他下台,希望組建新政府,拉攏各派分享權力,以緩和局勢。美國總統奧巴馬早前明言,組建新政府是美軍擴大作戰規模的條件,似乎有意強行推進巴格達政治進程。然而伊拉克政局錯綜複雜,牽涉到遜尼、什葉及庫爾德族三方利益,美國強行施壓不僅欲速則不達,更恐令伊拉克四分五裂。
美國揮軍入侵伊拉克,推翻薩達姆政權後,在2006年扶植當時知名度不高的馬利基擔任總理,原意是希望他可推進談判,化解內部宗派分歧。美國的如意算盤並沒打響,馬利基上任後肆意擴權及鞏固什葉派權力,打壓遜尼派及庫爾德族,把伊拉克推向更分裂局面。
伊拉克還要面對政府機能失靈的問題,目前政府架構旨在讓三個陣營共享權力,例如當前總統馬蘇姆是庫族、議長是遜尼派、新總理阿巴迪則是什葉派。這個安排原意是平衡各方利益促進共存,卻引發各方爭權。
伊拉克總統只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實權是在政府領導人總理身上,不過總統仍可指定國會最大黨提名新總理並組閣。昨日的總統(馬蘇姆)與總理(馬利基)之爭,正好反映該國政治體制的失敗及混亂。
經過多年分化後,巴格達內部凝聚力實際已大不如前,美國要求當地政治階層在短時間內組建更包容的政府,無疑是「拉牛上樹」。已成強弩之末的馬利基突然發難,正是看準巴格達的軟肋,更擺出不惜一拍兩散的姿態,企圖翻盤。
馬利基在巴格達加強部署效忠自己的安全部隊,最壞情況將是引發內戰,屆時只會讓虎視眈眈的聖戰分子漁人得利,並非伊拉克或美國能夠承擔的風險。美國11年前單憑片面情報,武斷地揮兵攻打伊拉克,如今正接近重犯當年錯誤,把伊拉克進一步推向分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