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8月13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專家解讀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專家解讀:放權釋經濟活力 關鍵在制度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玨 北京報道)對於這次國務院再次放權,北京專家認為,按照中央部署,截至今年底,國務院放權數量將超過567項,意味着本屆政府將用兩年時間完成預定承諾。下一步制度化是關鍵,需要形成監督或懲處機制,以提高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含金量」,真正使之成為「釋放改革紅利、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重要一招」。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對本報表示,總理李克強上任之初曾承諾,本屆政府至少要取消和下放1,700項行政審批事項的三分一,即567項。截至今年8月,國務院分六次取消和下放了388項行政審批項目,加上總理在6月曾表示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200項以上,意味着到年底放權總數將超過567項,本屆政府將用兩年時間完成預期承諾。他認為,本次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中,關係投資創業創新就業等經濟社會發展的約30項,佔總數約70%,這意味着企業可以減少很多成本和預算,運營狀態可更為自主,有利於進一步釋放經濟活力。

須形成監督和懲處機制

竹立家並表示,中央簡政放權的決心和力度都超乎預期,但要提高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含金量」,最根本的還是要制度化,即形成監督或懲處機制:對於一些濫用行政審批權力,謀取部門和個人利益的現象,不僅要有公開透明的監督機制,更重要的還要設立懲處機制。對那些敢於突破紅線的部門和個人,必須要進行嚴厲懲處,這不光是行政方面的懲處,更重要的還要有一些法律方面的懲處。

相關新聞
專家解讀:放權釋經濟活力 關鍵在制度化 (2014-08-13)
專家解讀:地方「以地換路」 催生鐵路城鎮 (2014-08-12)
專家解讀:日需切實努力 首腦會談方有可能 (2014-08-11)
專家解讀:嫦五將首嘗「彈跳式」返地球 (2014-08-11) (圖)
專家解讀:「國十規」無礙個人信息自由 (2014-08-08) (圖)
專家解讀:國產品牌需提高技術水平 (2014-08-06)
專家解讀:地震多發區基層自救待完善 (2014-08-05)
專家解讀:一個郭美美害了整個紅會 (2014-08-05) (圖)
專家解讀:極端思想是暴恐多發根源 (2014-08-04) (圖)
建長效機制 管住「一把手」 (2014-08-01) (圖)
專家解讀:特大城市人口過密將受抑制 (2014-07-31)
專家解讀:建「報料人」制 震懾「黑企」 (2014-07-29)
專家解讀:掌握核心技術保信息安全 (2014-07-29)
專家解讀:中拉強化合作 「抄美國後院」 (2014-07-24)
專家解讀:夏秋軍演高頻 確保民航安全 (2014-07-23)
專家解讀:項目擱淺 緬甸最傷 (2014-07-23)
專家解讀:「兩岸因素不可能逍遙在外」 (2014-07-21)
專家解讀:中巴合作 惠益各方 (2014-07-19)
專家解讀:成立金磚銀行 指點國際金融 (2014-07-17)
專家解讀:赴外投資要善用法律維權 (2014-07-1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專家解讀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