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4年8月20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香港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重啟歷史原點 回歸鄧公思想


放大圖片

■「紀念鄧小平誕辰110周年大型展覽」是唯一一場在境外舉辦的國家級紀念活動。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靜、凱雷,實習記者 朱昊 北京報道)今年8月22日,中國將迎來鄧公誕辰110周年紀念日,中央將舉行一系列高規格紀念活動。而本月21日在香港舉辦的「光輝歷程──紀念鄧小平誕辰110周年大型展覽」是中央批准,唯一一場在境外舉辦的國家級紀念活動。令人矚目的是,當天展覽開幕式後,以〈鄧小平與香港「一國兩制」的政治建設〉為題的主旨演講將在香港大講堂開講,作為報告人的正是鄧小平研究專家齊鵬飛教授,「打破當下僵局,重啟歷史原點,需要回歸『總設計師』鄧小平有關思想論述,唯如此,香港未來政治發展路徑方能正本清源。」

港政制發展處「十字路口」

時至今日,香港政制發展再一次走到「十字路口」:「一國兩制」在香港實踐中的新情況新問題進一步湧現,香港長期積累的各種社會矛盾和深層次問題進一步暴露出來,關於香港以「雙普選」為目標指向和主要內容的政制改革和民主化進程如何向前實質性邁進的全民大討論更加白熱化......如何全面準確地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政策、如何全面準確地理解和執行香港基本法的問題,再一次非常緊迫、非常突出地擺在了人們的面前。

本月21日舉行的「光輝歷程──紀念鄧小平誕辰110周年大型展覽」將循環播放《鄧小平與香港》專題影片、開講的〈鄧小平與香港「一國兩制」的政治建設〉報告都將令海內外、全香港社會的目光與思考重新聚焦到鄧公的思想上。

「要談『一國兩制』就繞不開鄧小平。」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齊鵬飛日前接受本報訪問時開門見山如是說。在這位權威的香港問題研究專家看,當今香港所面臨的考驗和問題,鄧公早年就曾作出預測並提出自己的建議和主張。

鄧公早預言「一國兩制」受考驗

「鄧公當年發表的一些重要講話,同樣適用於今日香港。」齊鵬飛說:「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中英聯合聲明》剛剛換文生效、香港『十二年過渡時期』,鄧小平就已經富有前瞻性地提出──『一國兩制』在香港是不是真正成功,是不是真正具有生命力?有兩個重大考驗:一個是『九七』回歸以前,香港是不是能夠『平穩過渡』和『順利交接』;一個是『九七』回歸以後,香港是不是能夠『保持長期繁榮穩定』,後一個考驗將更嚴峻、更艱巨。」

白皮書重溫「一國兩制」科學構想

齊鵬飛說,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今年6月,中央政府發表《「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重溫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科學構想並具體指導香港回歸的偉大歷程,重溫香港回歸17年來「一國兩制」實踐的偉大歷程,可以全面廓清方方面面對於「一國兩制」方針政策、對於香港基本法的模糊、片面甚至是錯誤的認識。

「鄧公對香港充滿感情,他對香港問題所做的許多精闢論述,至今一點也沒有過時,仍然是正確認識和處理香港問題的指導方針。重新溫習鄧小平的這些重要論述,對於全面準確理解、掌握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政策,對於正確觀察和處理香港事務都具有深遠意義,而這恰恰也是維護香港長期穩定與繁榮的根本保證。」齊鵬飛說。

相關新聞
收買反對派 「肥水」阻政改 (2014-08-20) (圖)
黎三百萬廣告捧亂港「太后」 (2014-08-20) (圖)
美「湊大」 肥黎 充港「代理人」 (2014-08-20)
張曉明:港普選須顧國家安全 (2014-08-20) (圖)
特寫:阿蘭「番梘挑戰」 張主任談笑應對 (2014-08-20) (圖)
反對派:會面坦誠超預期 (2014-08-20) (圖)
李嘉誠:政制一定要向前走 (2014-08-20) (圖)
梁振英:提委會集體決定 (2014-08-20) (圖)
CY強調:訴求首重守法 (2014-08-20)
林鄭盼連串交流 助反映政改意見 (2014-08-20) (圖)
宋哲:中央真誠推動普選 (2014-08-20) (圖)
「飯盒會」望改立會產生辦法 (2014-08-20)
大聯盟:市民自發遊行不容否定 (2014-08-20) (圖)
港深社總批《明報》報道不實 (2014-08-20)
青年會:絕無付錢叫人遊行 (2014-08-20)
「佔中」毀生計 打工仔逼上街頭 (2014-08-20) (圖)
工商界遊行 阻「佔中」毀繁榮 (2014-08-20) (圖)
長者護後代 捱酷熱行出來 (2014-08-20) (圖)
成龍柯父急赴京救「毒」兒 (2014-08-20) (圖)
柯震東返台或要勒戒 (2014-08-20)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香港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