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海鳴 香港僑界社團聯會永遠名譽會長、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中國僑商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上海市政協常委
要把一件事情看清、看準、看透,就要多角度看。如果只看一點,不及其餘,無異於盲人摸象。中聯辦主任張曉明9月3日在香港青年聯會會董就職典禮說,人大決定是在當前的「時空條件下」最合適的方案。的確,任何事物都是特定時間、特定空間的產物。判斷一件事情的價值,必須將其放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兩個坐標上去審視,才能得出正確結論。就現在的香港來看,這個方案無疑是最佳選擇。張曉明的講法給人們一個重要啟示:觀察香港普選問題須有「時空坐標」。這個「時空坐標」,既包括空間概念上的「國家坐標」,也包括時間概念上的「歷史坐標」和「發展坐標」。只有從國家的角度、歷史的角度和發展的角度觀察普選,才能理性務實推進政改進程,造福700萬港人。
「國家坐標」:「一國」原則不容挑戰
香港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香港的普選是「一國」之下的地區選舉,不是一個國家的選舉,也不是一個政治實體選舉。香港普選應該依據香港基本法和人大決定進行。然而,一段時間以來,香港社會關於行政長官普選問題爭議激烈,一些人拋出了「國際標準」、「公民提名」等偽命題,鼓動市民「佔領中環」、「公民抗命」、「罷課罷學」,一時間,香江兩岸,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
從表面上看,這些爭議是制度之爭、規則之爭、程序之爭,實質上是政治問題,是要衝擊「一國兩制」的底線,其核心就是:要不要遵守香港基本法,要不要堅持愛國愛港者治港的界線和標準;其重要目標就是:誰來掌握香港的管治權。如果僅僅是制度規則程序之爭,香港基本法已經定立了基本的制度和規則,不難達成一致。但一些人要求在香港基本法之外另搞一套所謂的普選辦法,如果不答應他們的要求,就不是「真普選」,就要「佔中」、「抗命」,擺出一副撒潑耍賴的架勢。回過頭來看,這些人不是不懂香港基本法,而是借普選之機,想把香港變成「獨立或半獨立的政治實體」,甚至為邁向「港獨」搭橋鋪路,政治目的十分明確。
香港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3億中國人、包括700萬香港市民決不允許分離主義抬頭,這是一條底線。而要堅守住這條底線,就必須讓普選回歸到香港基本法設定的軌道上來,就不能允許與中央對抗的人擔任行政長官。這樣做,既是為了維護國家安全、大局和利益,也是為了維護香港繁榮、穩定和民生,維護廣大香港同胞、投資者的根本利益。
人大決定一錘定音,從國家的角度看,這是從國家的最高利益出發做出的正確決策,起到了「立牌指路」的作用。
「歷史坐標」:清醒認識香港歷史
回歸前的150多年,香港處於英國的殖民統治之下,歷屆港督由倫敦欽點,香港的治理模式是「英人治港」,港人根本沒有選舉最高行政事務負責人和組織政府的民主權利。直到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簽署時,當時的立法局議員仍然由官守議員和委任議員組成,港人被排斥在決策層之外。
上世紀80年代初,中央在擬定對港基本方針時,就提出在香港建立民主制度,香港基本法明確了「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則。1997年7月1日,自董建華宣誓就任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開始,港人才真正登上了香港的政治舞台,香港由此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香港的民主發展歷程只有不足30年,民主的經驗和歷練都還需要時間進一步積累。香港基本法規定行政長官和立法會全部議員達至由普選產生是最終目標。2007年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決定,明確了香港普選的時間表。這次人大決定敲定了香港2017年可以實行行政長官普選的時間表,它意味荂A在香港回歸20周年的時候、在保持香港資本主義制度「50年不變」的中期還不到的時候,香港市民就可以一人一票選特首。應該說,香港普選的進度快多了,既遠遠快於歐美國家的普選進度,也超出了回歸當初的預想。
「發展坐標」:循序漸進推動普選
從發展的角度看,民主的實現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不妨看一看歐美國家普及選舉權走過的路程:英國在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就提出實現選舉區平等,直到1970年才實行18歲以上的男女公民平等地享有選舉權,經歷了150年左右;法國1789年頒佈《人權宣言》,直到1974年才通過憲法修正案,規定18歲以上的男女平等地享有選舉權,經歷了185年;美國1787年頒佈憲法時就規定了公民的選舉權,直到1971年才實現了普選權,經歷了184年。
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推進普選,是世界多數國家的選擇。因為,從發展目標上看,這樣可以實現「有序民主」,把理性的制度與激情四射的民意有機結合,讓民主的火車在法治的軌道上運行;從實現路徑上看,這屬於「漸進式民主」,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小社會震盪和不穩定因素。正如張曉明8月18日與部分反對派獨立議員會面時所說的那樣,「一國兩制」下的地方普選制度在全世界均無先例可循,需要有一個不斷探索、磨合與完善的過程,不可能一步到頂。
討論人大決定,關鍵是在它的時間和空間兩個坐標中,看它是否適合香港的實際情況,看它是否有利於「一國兩制」在港的實踐和推進,看它是否有利於維護國家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看它是否有利於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和市民福祉,這正是張曉明主任提出的多從國家的角度、歷史的角度、發展的角度看待香港普選和政改的應有之義和內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