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袁國強(左)與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李群(右)會面。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自明、王宇軒)香港司法體制及法律服務成熟,為內地和國外企業提供理想的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昨日在青島市舉行的第三屆「香港法律服務論壇」上表示,香港是國際金融和商貿中心,也是國際仲裁中心,與內地文化相通,地理位置相近,加上香港的法律與解決爭議專業人士,擁有豐富的國際商業法經驗和高端的專業水平,相信香港可為內地和國外企業提供理想的中立仲裁地,提供不同領域的法律和解決爭議服務。
第三屆「港法律服務論壇」青島舉行
香港律政司與青島市司法局在2002年9月已簽訂「法律服務合作協議」,也是香港跟內地城市簽訂的第一份法律服務合作協議。由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主辦,香港貿發局、香港律師會、香港大律師公會等多家機構聯合協辦的第三屆「香港法律服務論壇」昨日在青島舉行。
今屆論壇以「香港法律服務-邁向全球,首選香港」為主題,約600名來自香港及山東省的法律及仲裁專業代表出席,探討包括企業境外融資及併購、海商法律實務、剛在香港生效的新《公司條例》及知識產權之應用等議題。
袁國強在論壇致辭時表示,香港是國際金融和商貿中心,也是國際仲裁中心,與內地文化相通,地理位置相近,可為內地和國外企業提供理想的中立仲裁地。香港在「一國兩制」原則下,繼續採用國際熟悉的普通法制度,是整個大中華區之內唯一採用普通法的地方。香港的法律與解決爭議專業人士,擁有豐富的國際商業法經驗和高端的專業水平,可以提供不同領域的法律和解決爭議服務。
他續說,香港不斷完善香港的仲裁及商貿法例,現行的《仲裁條例》,以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的《國際商事仲裁示範法》為基礎,採用一套廣為熟悉的國際仲裁制度,便利商界和仲裁人員使用。在香港作出的仲裁裁決,現可根據《紐約公約》在大約150個司法管轄區強制執行。
中國海事仲委會11月在港設分處
同時,多個知名的國際法律和仲裁機構已在香港設立辦事處,包括國際商會的國際仲裁院、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香港仲裁中心和海牙國際私法會議亞太區域辦事處。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亦同意在今年11月在香港設立分處,該分處將會是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首個設於內地以外地方的分處。
除仲裁以外,香港也大力提倡和發展調解服務,《調解條例》已經於2013年1月起實施,「香港調解資歷評審協會」亦於2012年8月成立。袁國強相信,擴展法律服務和解決爭議服務,特別是國際仲裁,不單是業務發展,更涉及國家的整體發展,傳統的國際商貿和仲裁規例,全都是受西方國家的影響,「現在我們面對亞太區國際商貿及仲裁的黃金時代,我希望我們可以共同積極發展國際仲裁,從而令國家在國際法律與仲裁的舞台加強話語權和影響力。」
熊運信:內地西部需求大 發展前景佳
香港律師會會長熊運信向本報表示,目前內地企業、機構參與國際事務日趨頻繁,在國際法律服務方面,有着巨大需求。香港與內地交通便利、文化相近,在法律服務方面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他認為,未來內地西部地區有着巨大的國際法律服務需求空間,同時香港成熟的法律服務體系與融資法律領域的優勢,都會為香港法律服務行業提供巨大的發展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