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子京)由中國文化院院長、第九、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發起,中國文化院、香港浸會大學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華國學論壇」,將於9月26日在香港浸會大學教學及行政大樓曾陳式如會堂舉行。屆時,近20名來自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的著名漢學家和內地、香港的著名國學家和學者,將圍繞本屆論壇主題「中華文化與香港」進行為期一天的演講和研討。中國文化院並於當晚舉行《國學新視野》雜誌創刊3周年誌慶。
主題為「中華文化與香港」
主辦機構中國文化院執行董事總經理蘭華升表示,本屆「中華國學論壇」以「中華文化與香港」為主題,有着特別的意義。香港近、現代在中華國學的傳播上,成為一支重要的力量。中國文化院以「弘揚華夏文化,和諧世界文明」為宗旨,通過「一體兩翼」方針來弘揚和傳承中華文化。「一體」即儒釋道的倫理和哲學,「兩翼」即中醫文化和茶文化。
今年,中國文化院在許嘉璐院長帶領下圍繞道德和倫理重建、中華文化走出去兩條主線開展工作,舉辦了系列活動,如在福建武夷山舉辦首屆「兩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論壇」;參與在山東舉辦的第三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在河南、北京舉辦第一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漢字之旅」活動等。中國文化院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推動中華文明與世界不同文明的對話,即將在新加坡舉辦「王道論壇」;在印尼以「孔子與默罕默德」為主題舉辦儒家文明與伊斯蘭文明的對話;在福州舉辦第二屆「中華文化發展方略」兩岸四地文化沙龍。
陳新滋盼港創造新文化
同為論壇主辦機構的浸會大學陳新滋校長表示,香港與中華文化有很深淵源,如國學大家錢賓四先生,1949年來港,創辦了新亞書院,希望借香港這個邊緣地帶保存中國文化。錢先生看到「香港不再僅是一個商業港,而轉變成為一個文化思想的衝擊點」,「香港不僅是東西商品一個轉口港,香港實是東西文化接觸好地點」,希望能在香港溝通中西文化,創造新文化。
他續說,另一位國學大家,香港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永遠榮譽院長饒宗頤教授多次提到,21世紀是中國「文藝復興」的時代。現在中國有「國學熱」,海外有「漢學熱」,希望通過中華國學論壇的舉辦,在香港這個東西方文化匯聚的地方,促進文化互相碰撞、學術更加昌明,也希望香港能在中華文化大發展的時代有所作為,有所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