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子優、鄭治祖)對港大《學苑》肆意鼓吹「港獨」,學界人士批評,有關做法有意圖推翻香港基本法及「一國兩制」之嫌,擾亂市民以為香港有自決空間,行為不負責。有學者則表示,社會就人大常委會的政改框架議論紛紛,《學苑》此舉極不負責任,更顯示其反中亂港的野心,政府必須正視。
黃均瑜恐歪風動搖「一國兩制」
教聯會主席黃均瑜昨日在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香港社會對學生較為寬容,因此部分政客不惜利用學生,宣揚一些不敢宣之於口的事,如「港獨」思想。他深信港大學生能夠分辨是非,「這些刊物正說明有激進學生入世未深,不斷天馬行空追求其政治理想,有別於有閱歷的成年人明白社會運作。」
他強調,「港獨」之說在香港並沒有影響力,但警告不能讓鼓吹「港獨」風氣繼續,否則會動搖「一國兩制」。
何漢權:學生勿受極端煽動
教評會副主席、港大中史碩士同學會會長何漢權指,對《學苑》在社會爭論政改時推出「港獨」專題「有很大保留」。他強調,香港與內地一直血濃於水、休戚與共、脈搏相連,並多番提醒廣大學生,不應受個別刊物的立場而影響,應全面了解歷史的發展,多角度思考,避免被極端的小撮人牽着走。
胡少偉:意圖推翻基本法
香港教育學院國際教育與終身學習學系助理教授胡少偉則表示,根據香港的歷史進程,與香港基本法相關條文的規定,香港從無「港獨」的可能,「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與內地關係密不可分的。」
他批評,《學苑》以「港獨」為題,意圖挑戰、推翻香港基本法中的「一國兩制」,及挑戰港人智慧,「這批極端分子想擾亂部分不明白的市民,以為香港有自決空間,是不負責的行為。」
他說,香港回歸祖國17年,卻有這班極少數的極端意見鼓吹「港獨」言論,可見其「反中亂港」的政治野心,社會需要正視,「這根本就是政治行動,意圖宣揚和散布『港獨』,當中涉及的問題需要政府正視。」
孫同學:激化社會矛盾憂誤導
港大商學院二年級生孫同學表示,當下社會就政改框架已存有很大爭議,加上有大學生正策動下周罷課之際,《學苑》卻推出以「港獨」為主題的系列文章,無疑會激化社會的矛盾,有譁眾取寵之意,做法不妥。
他又認為,「港獨」議題複雜,當中涉及國家的政治背景、香港的歷史發展等,擔心部分了解不清的同學會被誤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