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劉雲山等和群眾代表一起唱國歌。新華社
劉雲山出席瀋陽撞鐘鳴警儀式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于珈琳 瀋陽報道)昨日是九一八事變83周年紀念日,事變始發地遼寧瀋陽昨日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殘歷碑」廣場舉行「勿忘九一八」撞鐘鳴警儀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出席儀式並發表講話,強調要牢記歷史、緬懷先烈、勿忘國恥、圓夢中華。這是首次有中央政治局常委參加的「九一八事變」紀念活動,也是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建館以來,瀋陽舉行的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影響最大的一次紀念儀式。
劉奇葆、汪洋、張平、羅富和和張陽出席儀式。參加過抗日戰爭的老戰士和老同志代表,抗戰烈士親屬代表,中央黨政軍群有關部門和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負責同志,各界群眾代表等1,000多人參加儀式。這是中央繼高規格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周年、七七事變發生77周年後舉行的又一紀念活動。
撞鐘鳴警儀式於上午9時3分開始,劉雲山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日本軍國主義蓄意製造的「九一八」事變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抗日怒潮,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歷史不能忘記,未來充滿光明。舉行「勿忘九一八」撞鐘鳴警儀式,就是要牢記歷史、緬懷先烈、勿忘國恥、圓夢中華。
黨政軍民齊撞警世鐘
9時18分,劉雲山、劉奇葆及遼吉黑三省主要領導與瀋陽83歲抗日老兵茹飛、11歲小學生劉佳琪、瀋陽鼓風機集團員工徐強三名群眾撞鐘手一起,在響徹雲天的警報聲中,共同推動鐘槌,擊響「警世鐘」14響,寓意中華全民族抗戰14年的艱苦歷程。伴隨着瀋陽全城拉響的防空警報,遼寧其他13個城市也同時拉響防空警報,火車、輪船、汽車齊鳴3分鐘。現場1,000餘名解放軍官兵、武警戰士、工人、學生、老抗聯、老八路、義勇軍烈士後代等共同見證這一莊嚴時刻。
瀋陽鳴警延續20載
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關東軍入侵中國東北,炸毀瀋陽柳條湖畔的南滿鐵路路軌,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開始了對華長達14年的侵略。4個多月內,相當於日本國土3.5倍的中國東北全部淪陷,3,000多萬中國人成為亡國奴。
瀋陽市自1995年舉行九一八鳴警撞鐘儀式,已延續了20年。瀋陽最初根據市民建議,鳴警時間定在9月18日夜裡的10點26分,即約為九一八事變時日軍炮擊北大營的時刻。後來考慮到市民的作息時間,鳴警時間提前至晚上9點18分,後又改為上午9點18分。2000年時,增加了撞鐘儀式的內容。
民眾盼紀念活動開放
儀式結束後,劉雲山、劉奇葆等在遼寧省市領導陪同下,一同參觀了瀋陽「九一八」史實陳列展覽。隨後,「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對民眾開放,守候在大門口的市民及參觀者愛國熱情高漲,學生、軍人、百姓等現場數百人齊湧向「殘歷碑」前紀念。他們希望以後的紀念活動能夠讓更多公眾參與其中,開放舉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