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周伯展(前排左)建議兩歲以上的兒童少用智能電子產品,使用時亦必須由成年人陪同。 民建聯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穎宜)近年來,智能手機的普及,令香港街上出現大批機不離手的「四眼低頭族」,情況更蔓延至兒童。民建聯進行一項調查發現,所有受訪小學家長的子女均有使用智能電子產品,六成學童每日平均使用智能產品超過1小時以上,有的甚至長達6小時至8小時;超過三成學童使用期間不會讓眼睛休息,反映他們缺乏護眼意識。民建聯建議,父母替子女購買智能產品前,應衡量孩子的實際需要,學校及社區亦應加強宣傳護眼的重要性。
民建聯家庭事務委員會於9月份以問卷訪問了208名小學生家長,以了解學童使用智能電子產品的習慣及對眼睛的影響。調查發現,所有受訪家長的子女均有使用智能電子產品,有六成學童每日平均使用智能產品超過1小時以上,6小時至8小時者有3%。超過三成學童在使用智能電子產品期間不會讓眼睛休息,顯示學童沒有自制能力。此外,有一成五的家長不知道子女有沒有讓眼睛休息,反映連家長也忽視智能電子產品對子女眼睛造成的傷害。
62%家長指子女看卡通打機
至於學童使用智能電子產品的原因,有六成二家長指子女用於看卡通片及打機,顯示出學童的娛樂不再是與父母外出。民建聯家庭事務委員會表示,學童沉溺於網絡世界,會荒廢學業,也難免減少與家人相處的機會,嚴重影響身心發展,家長宜多加留意。
香港眼科醫學院院長周伯展醫生亦提醒家長,兩歲以下的小童眼睛發育未健全,應禁止使用智能電子產品。至於兩歲以上的兒童亦應盡量少用,使用時亦須由成年人陪同。他指出長時間上網會為學童的眼睛帶來多項負面影響,輕則令小朋友眼部疲勞,亦可能會增加近視度數,甚至提高患青光眼、白內障等機會。有見六成學校沒有舉行講座或教授學生護眼方法,周伯展提供了幾項護眼貼士,包括使用智能電子產品時要5秒至6秒眨眼一次,每使用20分鐘,就要望向20呎以外的東西,讓眼部休息。
民建聯則建議家長在購買智能電子產品給子女前,必須衡量子女的實際需要;要多留意子女使用智能電子產品的時間,不宜過長;家長本身亦要盡量避免在子女面前使用智能電子產品或上網打機,以免子女「有樣學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