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 偉
「佔中」為社會帶來的破壞遠遠不止經濟、民生等方面,更在於撕裂社會,破壞人際關係的紐帶。不少學者曾指出,十年文革,導致人與人之間沒有了信任,社會充斥着猜忌、對立甚至是仇恨,最終要花上很長的時間才逐漸彌補了傷痕。令人痛心的是,內地民眾對文革有十足的警惕,但在香港,「佔中」搞手和反對派卻要以民主之名發動一場「港版文革」,製造尖銳政治對立,將香港社會撕開兩邊,令家人陌路,朋友絕交。搞手們都有家人朋友,如果他們還有一點良心,就應立即停止這場政治狂飆,不要令香港重蹈文革的悲劇。
自從「佔中」爆發以來,網絡世界出現一股「unfriend」熱潮,不少人將「異見者」「unfriend」(移除朋友),手機通訊群組亦「退群」不斷。同時,也有家長因此和子女產生矛盾,親子關係變得緊張,甚至有子女面對朝夕相處的家人,亦選擇視而不見、充耳不聞,結果處處都是「戰場」。
香港是一個多元社會,本來不同人對一些政治議題有不同看法是十分正常的事,但「佔中」卻不是一次普通的示威抗爭,而是一場政治狂飆。一些人在網上發表反對「佔中」的意見,立即招來「佔中」者謾罵;有些人只是表達「佔中」對自己生活造成不便,也招來批評甚至人身攻擊,當中不少更是相識多年的朋友。有家長出於愛護子女之心勸導他們不要「佔中」,卻被子女反唇相譏,認為他們「頑固守舊」,導致家庭出現裂痕。為甚麼血濃於水的親人、相識多年的朋友竟因為「佔中」而反目?主要原因是一些人總以為自己站在道德高地,擁有道德光環,對於一些異議聲音不屑一顧,認為這些人都是反民主的一方,是「道德的侏儒」,必須群起而攻之。
為甚麼一個和諧友愛的香港,在短短幾日間就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罪魁禍首就是「佔中」搞手以及一眾反對派。是他們在這年多以來不斷到各學校向學生「洗腦」,灌輸錯誤的民主觀念;為了將青年學生推作「佔中」的主力部隊,不斷向他們落迷藥,令一班青年學生以為「佔中」就是正義的,破壞經濟民生是必須的,為「佔中」不惜與家人朋友反目也是值得的。請問,這不是「洗腦」是甚麼?反對派當年大力抹黑國民教育就是「洗腦」,但現在究竟誰在「洗腦」?
堵塞的馬路可以重開、下跌的港股可以回升、破壞了的街道可以修復,但毀壞了的人際關係,破損了親情,卻不容易修補,這一道裂痕可能成為一生的遺憾。一些青年學生可能因為滿腔激情,誤信「佔中」搞手的花言巧語,如果因此損害了前途,失去了親情友情,這樣值得嗎?始作俑者,其無後乎。「佔中」搞手以及反對派發動這一場政治狂飆,破壞香港、撕裂社會,這一筆帳,全港市民都會與他們算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