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外界猜測殲-31將與殲-15形成很好的艦載機搭配。圖為殲-15在遼寧艦上。資料圖片
近幾年,隨着第三代艦載機殲-15的亮相,以及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號」的出海,航母艦載機成為軍迷們長盛不衰的關注熱點。那麼,殲-31是否真有可能成為新一代的艦載機?軍事專家指出,殲-31具備上艦的可能性,它可以先於殲-15出擊,起到「踹門磚」的作用,與殲-15形成很好的搭配。
可搭殲-15成高低戰鬥群
網上圖片顯示,航母艦載機起降時要承受更大的衝擊力,更短的跑道和顛簸的路基,通常都是雙前輪,而殲-31恰恰正是雙前輪。不少專家和網友據此猜測,未來殲-31將登上航母,成為中國下一代艦載機。觀點認為,如果將殲-31部署在航母上,可以與先前服役的殲-15形成高低搭配的戰鬥群。假使在未來戰爭中對比美國艦載機F-18或F-35,解放軍的殲-31也能取得性能上的優勢。
但有軍事專家指出,殲-31苗條外形帶來的是油箱與彈艙尺寸的壓縮。殲-31與美軍F-35C航母艦載機相比,雙發佈局可提供更優異的環境適應性與安全係數,但中國受限於航空技術水平,發動機和內部導彈尺寸、重量都可能大於F-35C,殲-31上艦後其航程和打擊能力將不容樂觀,加之上艦後因滑躍起飛帶來的性能衰減,這款中型四代機能發揮多大真實能力,仍需謹慎驗證。
不過,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曹衛東在接受深圳衛視採訪時表示,殲-31上艦仍具備一定的可行性,但必須進行大量的改造和驗證。殲-31是按照陸基飛機建造的一款中型隱形戰機,將來殲-31如果上艦,要在此基礎上進行較大改動,如飛機機翼的摺疊、起落架的改變、機翼面積的增大、增加尾勾、更換發動機等,改動後的殲-31可以在航母滑躍式起飛甲板上進行起降。
目前,殲-15是中國海軍現役艦載機,若引進殲-31,勢必將放大航母戰鬥力。「即使殲-31的航程短一些,但鑒於其相控陣雷達和航電系統的先進性、及其隱身性能,殲-31可以先於殲-15出擊,起到一個『踹門磚』的作用,之後殲-15再進行後續攻擊,彼此配合。」曹衛東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