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昨日在網誌上講述他最近在巴塞羅那出席世界環保樓宇會議的體會,並探討可持續樓宇建築在香港的發展以及在實施上遇到的困難。他認為,要把香港建設為具生活質素、舒適及可持續發展的城市,政府、建造業界及整個社會都必須通力合作、迎難而上,共同努力為香港締造美好的生活環境。
陳茂波上月底率領香港代表團逾百人,到西班牙巴塞羅那出席「世界環保樓宇會議2014」,與多國政府、國際機構代表及專家,就可持續建築的最新發展和所面對的挑戰進行討論和交流。他表示,參考世界各地現時在發展可持續建築的進程時,認為香港表現並不遜色。
陳茂波表示,此行深深體會到香港可持續建築發展到今天所經歷的困難。他說,綠色建築早期主要由工程專業推動,透過配置高能源效益屋宇設備,並在建造過程中採用可回收物料及盡量減少建築廢料等,使綠色建築在初期迅速發展。2000年中,建築專業開始提倡被動式設計(passive design),設計發展項目時考慮樓宇座向、附近微氣候等因素,盡量採用自然元素,把綠色建築帶領到可持續建築領域上。
可持續建築近年在跨專業共同推動下,走向多元化階段,由茩垂媬v物設計,到加入維修、管理及物業重置考慮;放眼點從單一建築物轉到可持續建築物群體;規劃上由小區規劃擴到大區域,效益倍增,有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促進健康及提升生活質素。從此,「可持續樓宇建築」進入「可持續建築環境」年代。
推可持續建築 首重基準參照
陳茂波歸納世界各地經驗,認為在現有樓宇推行可持續建築首要條件,是需要有基準參照和量度工具。他說,香港現時有超過四萬幢樓宇,在制定和推行任何政策措施前,都先要了解現有關樓宇狀況,透過數據收集分析它們現時在能源效益、溫室氣體排放等各方面的表現,從而「對症下藥」。
陳茂波又指,與會者均認同向大眾推廣可持續建築在應對全球氣候暖化和改善居住環境方面的重要性。他指若每位市民都理解和支持這運動,必定事半功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