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水源地丹江口水庫工作人員展示庫區良好的水質狀況。資料圖片
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調水工程,調水長達幾千公里,水質如何保證一直是民眾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對此,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主任鄂竟平在接受內地媒體訪問時表示,保證全線水質是南水北調工程調水的前提,也是成敗的關鍵。國務院為此專門確定了「三先三後」,即先節水後調水,先治污後通水,先環保後用水,原則加強污染防控和治理。副主任于幼軍亦說,今後長期保護水質、治理污染的任務仍很艱巨,需要建立一系列長效監管機制。
關停500污染企業
為確保中線源頭水質,國務院批覆實施了《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兩個五年規劃,將水源區涉及的43個縣全部納入規劃。
截至今年9月,「十二五」規劃安排的443個項目中,已建、在建項目251個,佔總數的56.7%。目前水源區43個縣和重點鄉鎮全部建成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設施也實現全覆蓋,這對保護丹江口水質起到了關鍵作用。同時,三省各地關停規模以上污染嚴重的企業超過500家,提高新上項目環保准入門檻,叫停和否決了擬新上項目300多個。
最新考核結果顯示,丹江口水庫陶岔取水口水質達到Ⅱ類標準,主要入庫支流水質基本符合水功能區要求,漢江幹流省界斷面水質達到Ⅱ類,這表明丹江口水庫水質符合中線調水要求。
200多閘候命截水
從河南省淅川縣陶岔渠首引水至北京團結湖,中線總幹渠全長1,200多公里,其中80%以上都是露天的明渠。談及如何保證沿途水質的問題,南水北調辦公室環保司副司長范治暉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工程在輸水總幹渠兩側打造了生態走廊,在幹線周圍還設有綠化帶、隔離帶、保護帶等,最大限度降低對總幹渠水質的污染風險。此外,沿線每段都有退水設施,200多座閘門可及時截斷污染水。
此外,近期針對南水北調工程或影響的生態問題,一些輿論認為,此舉將會造成沿線生態環境的「致命傷」。對此,于幼軍回應稱,南水北調是通過修水渠來調水,對環境不會造成影響。目前,南水北調東線、中線工程流入海洋的水量僅佔中國河流整體入海量的5%,不會對水生態造成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