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北投寶迪紅定期舉辦相關活動,與歐洲各國酒莊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本報廣西傳真
在很多人看來,潘家穰的創業路是順風順水的,但事實並非如此。「許多中小企業面臨的困難我們也都經歷過,但創業就是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不要想回頭,因為回不了頭」,對於潘家穰來說,創業十年,更多的是進入內地市場後的水土不服,成功靠不斷的堅持。
現金曾僅夠出三個月糧
剛創業的時候,潘家穰僅靠自己100萬元的資產及叔叔的400萬元。「我手頭的現金只夠付三個月的工資,但我保證會比你以前的工資高,也會給你一個好的前途,你願意就過來,」在組建自己的團隊時,他跟面試的員工如是坦誠。慶幸的是,潘家穰公司第一個月就開始賺錢,當時一家世界五百強公司想在香港設立亞洲物流配送中心,在眾多的競標物流公司中,這一百多萬的大單最終給了潘家穰剛成立的小物流公司。這讓他很驕傲,「我們做了一個非常精美、超前的powerpoint,我們很清楚對手能給它什麼,自己給的更多」。
親身感受中小企融資難
而進入廣西後,資金問題依然困擾着他。最初潘家穰進入廣西投資時,其合夥人在一年後因看不到公司前景選擇撤資,「我們在發展初期,資金當然不是很多,但是他說要走,我一分錢都沒有少給他」,合夥人撤資後,潘家穰回港找銀行尋求融資,「在香港,企業用信用貸款,但是在內地,你沒有財產證明,銀行是不會貸款給你的」,潘家穰至今還認為,中小企業在內地生存發展相當困難。
必須正面思考負面問題
2005年以後,廣西的物流公司開始增多,也有公司前來跟潘家穰洽談加盟合作。「簽合約後,該公司收了客戶的錢不給回我們,然後我們打官司,勝訴了,但也一直沒有獲得賠償。」潘家穰覺得,內地缺乏香港的合約精神,很多不應該存在的事情對公司這些年造成很多衝擊。比如要一個倉庫,即使簽了合同,別人最後都會反悔。說到這些,潘家穰很無奈地癟嘴。一直到現在,他仍然在為這些他看來不應該存在的事情奔波。 回憶這些艱辛,潘家穰則坦言,每天都會有很多負面的東西找到你,你不正面的思考問題,就很容易放棄,但選擇創業,就不要想回頭。要堅持,不斷的堅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