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示威者扮成各國領袖,要求大國為氣候變化提出解決方法。 美聯社
聯合國在秘魯利馬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會議昨日閉幕,各國代表在超時32小時的馬拉松式會議上達成歷史性協議,所有與會國,包括發達國家及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首次共同承諾減排,為明年底巴黎氣候峰會通過議程藍圖。不過有批評指這只是「縮水版」協議,未符合外界預期。
這次舉行的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0次締約方大會,原定上周五結束,但發展中國家不滿大會主席團未事先溝通決議草案,未能體現這些國家的訴求,故大會重新起草,各國昨終就這份《利馬氣候行動倡議》達成協議,作為減排目標的依據。
明年首季前提交減排目標
《倡議》首次要求全球各國參與減排,各國承諾於明年3月31日或之前,提交各自減排目標草案,為明年12月巴黎峰會簽署新全球協議奠定基礎,並在2020年起實施有關行動。國際減排目標是將全球暖化控制在攝氏2度,相等於科學家預計本世紀末暖化程度的一半,以阻止暖化加劇引致極端氣候帶來的災難。鑑於發達國家先前的草案對發展中國家構成太大負擔,決議放寬對中國和印度等國家的減排規定。
中國代表團團長解振華指,大會達到中國代表團預期,達成相對平衡的結果,中國不十分滿意但可接受。有報道認為,利馬氣候會議花太多時間來消除分歧、攤分責任,與預期相比,成果缺乏「雄心和力度」,可能無法實現控制氣溫上升的目標。 ■法新社/路透社/美聯社/《衛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