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1月5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新協議鞏固港國際仲裁中心地位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琳 北京報道)1月4日起,香港特區成為擁有100多年歷史的常設仲裁法院(Permanent Court of Arbitration)開展解決爭議程序的新據點。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司長袁國強表示,常設仲裁法院建立框架,讓其負責管理的解決爭議程序得以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有效進行,猶如對香港及其法律制度投下信心一票,有助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亞太區國際仲裁中心的地位,同時為香港的國際商貿提供更完善服務。

常設仲裁法院在香港特區開展爭端解決程序的東道國協議及相關的行政安排備忘錄簽署儀式,昨日在北京舉行。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和常設仲裁法院秘書長斯布勒斯簽署了東道國協議;袁國強與斯布勒斯簽署了行政安排備忘錄。根據協議和備忘錄,由常設仲裁法院管理的解決爭議程序可在香港以臨時安排方式進行,並獲提供相關設施和支援,毋須設立法院的常設實體。

劉振民:港在區域仲裁發揮更大作用

劉振民說,中國政府一貫支持香港建設區域法律服務中心的努力,此次東道國協議的簽署將有力推動香港在區域仲裁服務上發揮更大作用,並通過優勢互補,便利地區和國家充分利用法院和香港優越的條件,為妥善解決各類糾紛創造條件。他同時強調,中央和外交部在外交層面上,會繼續支持香港的對外交流合作,為實現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爭取更多機會、創造更多條件。

袁國強表示,常設仲裁法院歷史悠久,近期在處理國際投資仲裁方面遠近馳名,今次簽署備忘錄將有助推動香港仲裁業的發展。 「我們希望在推動香港仲裁發展的過程中,今後可以有更加多常設仲裁法院的仲裁個案在香港進行,尤其是國際投資仲裁,這對今後香港的仲裁業發展將十分有利。」

常設仲裁法院根據第一屆海牙和平會議的建議於1899年成立,總部位於荷蘭海牙,是一個推動國家之間採用仲裁和其他解決爭議形式的政府間組織,是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國際爭端解決機構。截至2012年11月,已有115個國家加入了該院的建院公約。

相關新聞
香港原創「攻展」省招牌 (圖)
工展今落幕 商家多賺三成 (圖)
舊展商鍾情大平台 (圖)
茶葉製茶壺 普洱更香濃 (圖)
禦寒品時滯時俏「嚐冷暖」 (圖)
活雞「車過車」 漁署「聽一聽」 (圖)
小資料:去年爆禽疫 改建前農場應急
話你知:打鼓嶺站啟動 本地雞新安排
張建宗:「積極奮進務實」完成半屆任期
民記辦嘉年華助中環重拾活力 (圖)
戴耀廷無心教學沉迷搞事 (圖)
「匿名捐款」145萬 三大疑點待解謎 (圖)
不甘策「佔」慘敗 鼓吹「二次佔領」
戴耀廷策動「佔中」事件簿
小資料:副教授月薪可達8萬 公帑埋單
袁國強籲各界聚焦框架內商政改
建制派指「陳弘毅方案」不可行
劉振民:「一國」「兩制」不能偏廢
新協議鞏固港國際仲裁中心地位
何俊賢:亂劏漁農議席損四界原意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