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貨車運活雞入長沙灣家禽批發市場。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葉佩妍)對於有本地雞農建議,直接於打鼓嶺檢查站以「車過車」方式運送雞隻到市面,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昨日表示,他認為這是積極的發展,漁護署正檢視該方案的可行性,署方今日會與打鼓嶺居民溝通,討論雞農的建議。他指當局周二會再與漁護署開會,商討做法是否可行,預計本周內有決定。高永文希望本星期可以有小量本地活雞經打鼓嶺檢查站應市。
政府於上月31日確認一批由惠州供港的活雞,發現H7禽流感病毒,繼而撲殺1.9萬隻家禽及暫停內地活禽供港21天,同時啟用打鼓嶺檢查站處理本地活雞。然而,本地活雞批發商不滿當局不准雞隻在打鼓嶺檢查站「落地」分流運送,一定要使用同一架貨車將活雞由檢查站運到各街市,因此決定同時停止供應活雞21天。
為解決問題,本地雞農前日建議,在打鼓嶺檢查站內,用尾板將活雞「車過車」,讓活雞不用「落地」,符合漁護署的要求。高永文昨日出席電視台節目後表示,暫不會討論方案的詳細情形,因漁護署作為執法部門,有關流程及程序、如何才能符合法例要求,以及在香港需要維持高度符合公共衛生原則的活雞供應鏈,這些原則都要由漁護署考慮。
高永文盼本周小量港雞應市
高永文指,漁護署今日需要進行其他檢查工作,以及與打鼓嶺居民代表進行溝通,因此當局暫定於周二早上與漁護署舉行會議,檢討整件事件進展。他指若方案可行,可能需要先以小量活雞試驗運作方式,然後再考慮其規模可擴展至多大。他希望,本星期可以有小量本地活雞經打鼓嶺檢查站應市。
難只售本地雞 雞苗來源棘手
對於本港只供應本地活雞的做法,高永文表示,香港很難只供應本地活雞,因為會造成供應鏈可持續性問題。他指如果只供應本地活雞,先要解決雞苗來源問題,按過去暫停內地活雞供應的經驗,活雞供應量大減會引起售價爭拗。他表示,由於很難做到「零風險」,若香港只售本地活雞,一旦在本地雞中發現雞隻感染禽流感,會引發其他問題。
高永文表示,在打鼓嶺檢查站設立前,政府曾與業界商討運作細節,當時業界曾表達憂慮。他強調,打鼓嶺檢查站的運作必然有別於長沙灣家禽批發市場,如果業界希望維持活雞供應,必須付出代價。
雞不「落地」 居民仍憂有風險
對於打鼓嶺檢查站附近居民來說,他們的憂慮仍然存在。打鼓嶺坪輋村居民張貴財表示,其居所與檢查站大約相距100米,他擔心即使活雞不「落地」,仍然會有風險。張貴財說:「多精密的設施亦會有少許漏洞,雞隻及其糞便都可能接觸到候鳥,風險一定存在,一定會交叉感染。」他又指,政府當初只向他們提及活雞不「落地」的做法,居民由始至終都沒有同意在打鼓嶺設立檢查站,他們今日會向漁護署反映意見。
欄商:如准「車通車」 盡量配合
早前因不滿打鼓嶺檢查站安排,聲言停止供應本地活雞21天的欄商表示,如果政府最終批准活雞「車過車」做法,他們會參與。活家禽批發商會委員吳永健表示,「此辦法雖然不是好的辦法,但總好過完全不能過,尚算有少許轉變,我們會盡量配合。」
另外,打鼓嶺檢查站附近村民昨晚召開居民大會,會上他們表明反對有關分流活雞新方法的建議,又指若政府一意孤行的話,不排除會有其他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