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翼龍」無人機遙控操作系統首次曝光。 電視截圖
編隊飛行對無人機自主導航能力和遠程遙控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定位要非常準確,否則在飛行中可能發生碰撞。尹卓稱,用無線電通信手段遙控「翼龍」,其作戰半徑可達200公里左右;利用衛星則可以在2,000公里以外實現對「翼龍」的控制,「它能夠進行編隊飛行,說明這兩種遙控方式都已經測試成功,說明對『翼龍』進行大遠程遙控的問題基本解決,這對無人機的發展是很重要的。」
人機配合檢驗通過
在此次編隊試飛中,「翼龍」在貴州的山地環境中,準確找到機場,完成着陸。軍事專家曹衛東認為,這說明「翼龍」的通信系統已經合格,說明飛機和地面人員都可以很好地接收信號,且兩者間的配合也通過了檢驗。「翼龍」能夠精準地找到跑道,按照程序着陸,說明飛機的性能很好,可以實現偵察監視並掛載相應負荷,已達到國外同類型無人機的同等水平,下一步便可進行批量生產或交付使用。
網上資料指,「翼龍」的設備標準應該與美軍的「捕食者」相同,都在機頭位置安裝有衛星通信天線,機身背後安裝有通信系統的接收天線,機頭下方安裝有搜索和瞄準用的光電轉塔,每側機翼的內側各安裝有一個武器掛架。按照正常的系統構成,「翼龍」無人機的每套地面控制站會控制3至4架飛機,單系統可用機應該能達到2至3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