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李慧琼 劉國權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違法「佔領」行動引起大部分港人反感和譴責,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日在立法會宣布啟動第二輪政改諮詢時,最少4次提及違法「佔領」行動。她批評「佔領」行動忽視法律和政治現實,以擾亂社會安寧和損害巿民權利作為手段,恐怕所謂「追求理想」或「爭取公義」都只是空談。若社會時常以脅迫、激進方式企圖向中央施壓,將不利中央與特區互信,令「政治空間」收窄,無助政制發展。
秩序復正常 應重新聚焦政改
林鄭月娥昨日在立法會就《行政長官普選辦法諮詢文件》發表聲明,開首即指隨着持續79天違法「佔領」行動於去年12月中結束,社會秩序大致回復正常,「節日過後,現在是社會重新聚焦,理性討論政制發展的時候。」
她指出,自全國人大常委會去年8月就香港特首普選問題作出決定後,香港社會各界對人大決定的意見有相當分歧,其後反對派發起違法「佔領」行動,向中央和特區政府施壓,要求「公民提名」、撤回人大決定及重啟政改諮詢。
「佔」打亂政改諮詢時間表
林鄭月娥批評,「佔領」行動擾亂社會秩序、影響經濟民生、破壞人際關係,令法治受損,同時打亂政改諮詢時間表,特區政府考慮到社會當時的形勢和氣氛,決定把原定於去年10月展開的第二輪諮詢延遲舉行。
她強調,香港是自由開放多元的社會,政府非常尊重市民表達意見的自由,也清楚聽到發動和支持「佔領」者對民主發展的訴求。但她指出,香港是講求法治、珍惜社會秩序和尊重別人權利的地方,應以合法、合情、合理的方式表達意見,爭取目標。
林鄭月娥指出,如果在過程中忽視法律和政治現實,甚至採取擾亂社會安寧和損害巿民權利的手段,恐怕一切所謂「追求理想」或「爭取公義」都只是空談,「這些激烈行動最終能否真的可以帶領我們達致普選目標,實在值得反思。」
偏激手段收窄「政治空間」
被問及是次諮詢文件特別加入「政改諮詢專責小組」所寫的前言,林鄭月娥說,前言目的是指出在「佔領」行動結束後,香港社會目前面對的嚴峻局面和極不容易處理的政治環境;以及坦率表明要政改方案通過的難度,形容是「政改三人組」肺腑之言。
提到特區政府下一步工作,林鄭月娥指,人大決定已提供框架及空間,讓社會商討特首普選辦法具體安排,但究竟「政治空間」有多大,需要香港社會各界以理性務實的態度開創。她強調,大部分市民不支持以偏激及違法手段爭取民主,這些手段只會把「政治空間」收窄,希望市民好好珍惜法治的核心價值。
須尊重中央最終決定權
民建聯副主席李慧琼在會上提問時,要求特區政府說明何謂「政治空間收窄」,林鄭回應指,「政治空間」收窄涉及特區和中央互信,如果香港社會時常出現以脅迫、激進方式,希望向中央和特區政府施壓,將不利中央與特區互信,令「政治空間」收窄。她希望各界以理性包容、尊重法律的態度處理政制發展。
在其後的記者會上,林鄭月娥強調,處理香港政制發展問題時,必須尊重中央有最終決定權,而中央處理香港政制發展時,都是以香港長遠利益及穩定繁榮為出發點。「在進一步推進香港的民主進程時,我們必須要同時維持甚至增強中央與特區的互信。」如果香港時常出現抗爭、脅迫手段要求中央屈服、讓步,並不有利於維持中央及特區的互信,更不利於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