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1月10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中國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中國「氫彈之父」于敏 獲國家最高科技獎


放大圖片

■習近平向獲得2014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于敏頒獎。 新華社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昨日在北京舉行。著名核物理學家、「兩彈一星」功勳、被譽為中國「氫彈之父」的于敏院士獲去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及500萬元人民幣獎金。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為他頒獎。

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共授獎318項成果、8位科技專家和1個外國組織。昨日的大會上,在習近平等中央領導人為于敏等科學家授獎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的天河一號高效能計算機系統項目完成人廖湘科發言。隨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就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發表重要講話。

加快科技成果產權制度改革

李克強指出,當今中國的現代化建設進入關鍵時期,既要在較短時間內走完發達國家上百年走過的工業化道路,又要在新一輪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中迎頭趕上。「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既要保持中高速增長,又要向中高端水平邁進,必須依靠創新支撐」。

「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一切束縛創新的不合理制度,讓一切想創新、能創造的人有機會、有舞台,讓各類主體的創造潛能充分激發、釋放出來,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動局面。」李克強指出,要通過五大方面激發中國社會創新潛能。

首先,加快完善激勵保護創新的制度體系。中國將加快科技成果產權制度改革,收益分配制度和轉化制度改革,讓科技人員取得更多期權、股權等合法權益,更好體現知識和創造的價值。「既要用事業和榮譽鼓勵科技人員創新,也要用必要的物質獎勵激勵科技人員創新」。

續加大支持基礎研究力度

第二,加快完善引導企業創新的市場體系。推動萬眾創新,需要市場和政府兩手發力,一方面企業要擔起創新的重擔,構建企業主導的政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另一方面,政府要合理規劃科學布局,從主導科技資源配置向注重市場監督平台建設轉變,從選拔式、分配式扶持,向普惠式、引領式轉變」。

第三,加快完善強化基礎研究的投入體系。中國科技成果正處於量變到質變的時期,基礎研究是關係能否早日實現質變突破的、帶有決定性的因素。李克強指出,國家財政無論多麼困難,都要繼續加大穩定支持基礎研究的力度。

把更多資源投到人身上

第四,加快完善支撐創新的人才體系。人才資源豐富,是中國最大的稟賦優勢。必須把提升人力素質放在優先位置,大力培養創新型人才,要逐漸把更多資源投到人身上,而不是物上。「改革人才評價體系,讓潛心研究的人心無旁騖,讓創新創業的人有施展空間無後顧之憂,我們要有海納百川、求賢若渴的氣度,不拘一格地用好人才。」

第五,加快完善包容創新的文化環境。要倡導科學民主、淡泊名利、追求卓越,摒棄急功近利、學術失範等行為,破除論資排輩、門戶之見、頭銜崇拜,以真才實學論英雄。要敢於讓青年挑大樑、出頭彩,營造鼓勵探索、寬容失敗、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氛圍,讓創新成為一種價值導向、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時代氣息。

相關新聞
中國「氫彈之父」于敏 獲國家最高科技獎 (2015-01-10) (圖)
「兩彈一星」功勳 隱姓埋名卅載 (2015-01-10) (圖)
于敏簡歷 (2015-01-10)
中國正成為全球科技發展新一極 (2015-01-10) (圖)
香港科學家共獲八大獎 (2015-01-10) (圖)
液體千分一秒凝固 科學家塑「未來戰士」 (2015-01-10) (圖)
同行研究屢受阻 迎難而上終突破 (2015-01-10)
香港科研「缺錢不缺人」 (2015-01-10)
40年未克「硬度」關 巨電流變液一朝解 (2015-01-10) (圖)
房祖名囚半年 春節前出獄 (2015-01-10) (圖)
未穿囚服身形消瘦 祖名:我應受罰 絕不再犯 (2015-01-10)
容留人數次數少 法律界:量刑合理 (2015-01-10)
薛凱琪隔空打氣 吳雨盼汲取教訓 (2015-01-10) (圖)
成龍未出庭 稱未動用關係救子 (2015-01-10) (圖)
數十人代委員旁聽 (2015-01-10)
中國大舉注資拉美 十年達2500億美元 (2015-01-09) (圖)
習對論壇未來4點意見 (2015-01-09)
專家解讀:中拉互補互利 非抄「美國後院」 (2015-01-09) (圖)
話你知:中國與拉共體33國築合作平台 (2015-01-09)
中國電企加速佈局拉美 (2015-01-09)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中國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