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每年給我200萬元,能做的項目比現在多得多。」溫維佳說。200萬元經費在內地的知名科學家看來,幾乎「不算事兒」,但對於溫維佳等香港科學家卻十分關鍵。他直言,如今香港的科研經費很少,內地的科研經費很多卻無法申請,「香港有許多優秀的頭腦,但研究經費不足」。
溫維佳早前在重慶大學工作多年,後進入中科院物理所,再來到香港科技大學。比較這些機構的科研環境,他坦言,香港的環境更加自由,尤其是沒有如內地高校硬性規定的論文數量,科學家可以沉下心來做自己喜愛的研究,而不是為所謂的分數奔命。但是,近年來內地的科研環境有很大改善,尤其是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令他深感欣慰。
期港府支持 解經費困擾
溫維佳表示,他的團隊現有10名成員,多是來自內地一流高校的頂尖學生。學生們的思維非常開闊,研究範圍十分廣泛,但卻備受科研經費短缺的困擾。
溫維佳說,礙於當前規定,香港科學家無法申請內地科研經費,雖然通過聯合方式可以申請到一些支持,但經費與實驗團隊發展並不匹配。他希望港府可以向新加坡、韓國等學習,給科學家提供更多的經費,令他聘請更多研究人員,研發出更多的科學技術回報社會。
溫維佳的團隊在研究巨電流變液同時,也發現很多其它的物理現象,並發展出新的科技產品。比如,他們研發的智能玻璃,看似透明玻璃,只要一按電鈕就變成磨砂玻璃,也可立即變回來。另外一種平時透明的玻璃,太陽照射就會變成藍色,同時產生具有殺菌功效的雙氧,還能產生電能。 現在溫維佳還在進行水科學研究。一如他20多年前對電流變液的研究,現在對水科學的研究也是從純物理基礎開始做,「說不定20年以後水科學也會有很大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