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特首強調,政府會從短中長期增加房屋供應。圖為梁振英(右二)參觀房協資助房屋項目的地盤。資料圖片
邀房協市建局提供「產品」 讓中產更多選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特首梁振英前日發表施政報告,房屋政策仍是重中之重,包括提出增加資助房屋以搭建「置業階梯」。梁振英昨日強調,在推出「雙辣招」調控需求的同時,其實增加資助房屋供應比壓低樓市價格更為適合,故特區政府以多管齊下的方法增加房屋供應,今年更邀請房協和市區重建局等向市民提供不同「產品」,增加中產人士置業的機會。他承諾,倘反應良好,當局會增加「置業階梯」的「梯次」。
梁振英昨晨先接受電台聯合烽煙節目訪問,隨後出席了立法會施政報告答問大會。在電台節目上,不少市民均圍繞房屋政策提問。有中產人士建議當局採取措施將目前的樓價壓低一半以上,又指特區政府推出新一期居屋,有不少綠表申請,是變相讓公屋富戶優先購買,並不公平,「他們(公屋戶)本身已享有租金優惠。」
自稱月入5萬元的中產市民阮先生則稱,新年度施政報告沒有惠及中產置業的措施,不少中產收入亦超出申請居屋的資格。在昨日立法會施政報告答問會上,工聯會議員麥美娟也提出,不少夾心階層的「無家族」,收入既超出申請出租公屋上限,但又供不起居屋,故應在房屋階梯協助夾心階層解決住屋問題。
增短中長期供應已初見成效
梁振英在回應指出,香港樓市問題,源於過去一段時間賣地及建屋量不足,及停售居屋等,加上目前的「超低息」環境、美國的量寬政策比預期時間長,令樓價上升。不過,特區政府近年不遺餘力增加短中長期供應,已初見成效,加上現在已到建屋量不足的後期,未來樓宇供應會大幅增加。
他強調,當局可通過推出「雙辣招」調控需求,但增加資助房屋供應,比壓低樓市價格更為適合。政府目前正採用多管齊下的方法增加房屋供應,未來三四年會增加興建7.4萬個單位,是有紀錄新高,相信供應增加,將會反映在樓價上。
邀平民屋宇公司等加入
梁振英表明,特區政府希望能有不同房屋階梯,增加中產人士置業的機會。除了房委會居屋外,政府今年宣布邀請房協和市區重建局,還有平民屋宇公司這些非牟利機構,讓他們提供不同產品讓市民選擇。
他說:「這應該說是大膽的嘗試。如果社會反應好的話,我們希望不斷增加這些『梯次』。我們的思路定是在私人樓宇和出租公屋間,提供多些選擇給不需要出租公屋,亦沒有能力在私人市場解決住屋需要的市民。」
樓市變化大 籲按承擔力判斷
被問及樓市的未來變化,會否影響到已購買居屋樓花的市民時,梁振英坦言,即使是30個月的樓花期,樓市變化亦會很大,他沒有絕對可靠的水晶球預測樓市,故呼籲香港市民應按個人承擔能力判斷。
在電台節目上,退休公務員黃先生稱,他曾向特區政府建議重建公務員合作社,改善居住環境及增加住宅供應。梁振英說,是否重建要考慮財務問題,因為有些公務員合作社的業主,要求條件很高,可能要使用納稅人很多金錢。
有經營補習社的商戶則稱,他一直面對龐大租金壓力,想購買物業但面對雙倍印花稅問題,希望特區政府不要一刀切處理。梁振英強調,政府從整體考慮推行需求管理措施,避免金融體系受樓市熾熱影響,不能只針對住宅忽視商用物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