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1月16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優化人口保持社會發展動力


放大圖片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主持人口政策記者會。莫雪芝 攝

梁振英:輸入外勞「追落後」 林鄭:單程證人士「補血」「抗老」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敏婷、李自明)特區政府預計,香港人口將於未來20年急速老化,勞動人口將由2013年的近60%降至2041年的不足50%。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昨日強調,當局有必要透過優化輸入外勞計劃「追落後。」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則指出,若本地出生率維持偏低,單程證人士將是本港人口增長的主要來源,故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未來會聚焦處理延長工作年期、釋放勞動力及建立人才庫等工作,讓本港人口得以持續推動社會發展。

「預計2041年,每3人中有1人達65歲。」身兼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主席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日在人口政策記者會上指出,按推算,2041年本港整體人口為847萬,增長速度相當緩慢。

勞動力減將致經濟負增長

她解釋,本港的生育率持續偏低,過去10年徘徊在0.9到1.3之間,加上人口老化,預計2041年勞動人口將由頂峰的371萬跌至352萬人,佔總人口不足一半;2022年至2029年間,更會出現勞動人口減少引致經濟負增長的問題。

自香港回歸以來,共有83萬新來港人士,當中98%屬港人配偶及子女。2013年透過單程證來港人士的年齡中位數為33歲,較全港中位數年輕10歲。「如非有單程證人士加入,恐怕某些年份已出現人口下降。」

不擔心出現文化差異矛盾

林鄭月娥表示,若本港出生率維持低水平,該批「大部分來港後繼續積極投入本地職場,自力更生」的新來港人士,將解決本港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她相信港人能與來港定居的內地人和睦相處,不擔心制度會造成文化差異與矛盾。

人口政策督導委員過去4個月就政策發展收集公眾意見期間,收到1,898份意見書,經參考後主要措施已於新一份施政報告公布。林鄭月娥指督導委員會未來將聚焦處理延長工作年期、釋放勞動力及建立人才庫等工作,讓本港人口得以持續推動社會發展。

加強託兒助婦女兼顧家庭

在釋放本地勞動力方面,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表示,為協助婦女兼顧家庭及工作的需要,將加強幼兒照顧服務,並會以先導形式,在擬建於將軍澳的政府大樓,為員工提供幼兒照顧服務,作託兒服務的試點。

他又反駁有指新一份施政報告對福利政策只是「小修小補」的講法,強調特區政府一直推出及優化現有福利,例如長者生活津貼及低收入家庭津貼的受惠人數多,是政府近年扶貧的「旗艦措施」,認為有關講法「不公道」。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昨在行政長官答問會上質疑政府宣布跨工程輸入外勞,等同未招聘便先說缺人,變相搞配額替大幅輸入外勞「開閘」,「以澳門輸入外勞經驗為例,最終工人沒有受惠經濟發展,建議是否偏幫商界?」

新基建多需大量建築工人

梁振英在回應時強調,建造業工人短缺存在比較長的時期。當局最重要的政策原則,是確保不影響本地工人就業權益,在過去一段時間,當局已加強培訓、吸引新人入行等,但未來有大量建築工程,包括興建更多公屋、新醫院、老人院、青年宿舍等,社會要「追落後」,在在需要大量工人,故有需要優化現有輸入外勞計劃「雖然過去與業界一直共同努力,都缺數以過萬的技術工人。(特區)政府定會與所有持份者商討,並優先照顧本地工人就業及其權益。」

對於施政報告的輸入人才措施被指是「放棄香港年輕人」,梁振英表示不認同,指輸入人才計劃不只針對內地人,亦希望吸引已移居外地的第二代港人回流,而政府亦設立創業基金幫助年輕人創業。

相關新聞
特首促就「港獨」表態 梁家傑「耍賴」 (圖)
袋巾屈「虛報」 CY諷自斷溝通路 (圖)
外交部重申反對外力干港事
林鄭:特首分享理念正常
吳克儉:宣「港獨」違憲須警惕
特首:否決政改就是「普選殺手」 (圖)
「佔領」毀法治 警必果斷追究
林鄭:港民主發展須有根有據
特寫:肥佬黎捐助「佔中」 何俊仁脫口承認
多團體請願:挺特首 反「黑金」 (圖)
「佔中」大挫Burberry港業績
特首:多招增「置業階梯」 反應好添梯次 (圖)
覓地建屋阻力大 冀考慮長遠利益
漁船入油設施不足 當局研增加油點
發展總部經濟 須解三難題 (圖)
特寫:「例牌」做騷搗亂 「四丑」被逐離場 (圖)
特首促立會撐撥款 批拉布損港競爭力
優化人口保持社會發展動力 (圖)
特首:資助學生內地交流較實際
黎棟國:渴才不缺財 盼吸企業家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