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 Tiffany為家長們上課。 本報深圳傳真
Kristy和Tiffany負責課程教學和親子互動,這是他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跨境學童。Tiffany記得,剛開始幫小朋友遞東西,小朋友只會說「多謝」,而不是「唔該」,前者是別人送了禮物時才說的對話,很多小朋友不知道區別,因而用錯詞彙。這在香港可能會被人嘲笑用詞不當。但當她看到天真的小朋友努力表現出彬彬有禮的善意時,打從心裡笑不出來。她開始反思文化差異給自己和香港社會帶來的誤解,以往眼見的東西,沒有真正接觸就簡單加以否定,阻礙了雙方真正了解。就如隨地吐痰,香港人自小到大都被灌輸了吐痰一定要用紙巾包住的理念,因此會覺得討厭,但在內地生活的小朋友,成長的過程中如沒人教他們不可隨地吐痰,他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對。正如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習俗,文化的差異需要一段時間去互相了解、改進。「這些小朋友畢竟沒在香港生活過,我們也希望與他們分享這些理念」。
開班助家長跟上小朋友學習
在課程中加入了新的內容,包括如何輕鬆與香港人打電話,如何相約出門遊玩等常用場景的對話,跟小朋友講述自己成長中老師、家長給自己講的規則。除此之外,中心也開設了相應的廣東話班、英語班、甚至電腦班幫助家長跟上小朋友的學習節奏。
這種正是葉太等一批跨境家庭夢寐以求的港式課程,尤其是電腦班,內地家長遷居來港見工、或輔導子女電腦作業時,香港流行的倉頡輸入法就是需要攻克的首個難關。
兩年前,葉太的一對龍鳳胎子女剛剛在香港讀小學一年級,經歷過深港兩地的幼稚園教育後,葉太最終選擇讓他們繼續接受香港教育。但子女跨境上學後,葉太發現內地培訓機構提供的內容與香港教育體系不相符,最關鍵的英語課竟然找不到合適的機構來培訓。無意中聽朋友提到跨境學童服務中心有香港老師授課,葉太聞風而至,碰巧有兩位小朋友退出而有空缺,葉太欣喜若狂。
如今子女升上三年級,葉太讓他們在香港接受輔導,「因為名額太少了,把機會留給更低年級的學童,他們更有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