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央行取消滬自貿區內企業自由貿易賬戶下境外融資的審批,企業和金融機構可自主開展境外融資活動。圖為上海自貿區洋山港集裝箱碼頭。 資料圖片
槓桿率將上調 企業融資規模擴大一倍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章蘿蘭 上海報道)人民銀行上海總部昨日發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分賬核算業務境外融資與跨境資金流動宏觀審慎管理實施細則》(簡稱《細則》)。央行取消滬自貿區內企業自由貿易賬戶下境外融資的審批,企業和金融機構可自主開展境外融資活動;同時,將上調區內經濟主體從境外融資的槓桿率,企業融資規模從資本的一倍擴大到二倍。
據悉,《細則》的核心,是企業和金融機構可以自主開展境外融資活動,自主計算境外融資的規模,自主權衡境外融資的結構,擴大了經濟主體從境外融資的規模與渠道。細則詳細闡述了企業境外募集資金的數額以及資金使用範圍,依托自由貿易賬戶管理系統,建立了以資本約束機制為基礎的本外幣一體化、統一的境外融資規則,便利了企業和金融機構正常的金融活動,將有效降低企業融資和管理成本。
資本項目可兌換重要步驟
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上海分局局長張新稱,細則的發布標誌着自貿區新一輪金融改革正式啟動,可謂「金改3.0版」,是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的重要步驟。細則是在上海率先建立了資本項目可兌換的路徑和管理方式。在路徑上,全面放開本、外幣境外融資,將本、外幣融資納入統一的政策框架內,中外資企業或金融機構可依據統一規則,自主選擇從境外借用人民幣或外幣資金。
路透社引述上海常務副市長屠光紹指出,人民幣國際化最大的制約就是資本項下可兌換,昨天發布的細則是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的重要步驟,特別是本外幣境外短期融資,使人民幣持有使用回流形成好的良性循環。
可從境外融入本外幣資金
根據有關細則,企業和金融機構可以自主從境外融入資金,從境外融資的規模從資本的一倍擴大到二倍。此外,銀行原先不能從境外融入人民幣資金,但在新的政策框架下可以從境外融入本外幣資金,非銀行金融機構如證券公司等亦能從境外融入資金。
細則還取消了境外融資的前置審批,借債主體可以按照自身資本規模的大小等因素,自主決策境外融資的方式、期限、幣種等,人民銀行將進行事中事後的監管。但根據自貿區跨境及跨區資金流動等情況,在必要時,人行亦可採用總體規模調控等應急管制措施。
張新說,未來半年,將圍繞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各個要素,使資本項目可兌換得到實施,自貿區企業和金融機構境外融資全面放開,上海個人境外投資落地實施,利率市場化全面推進,金融業准入擴大對內對外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