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日前召開的吉林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吉林省省長蔣超良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過去的一年,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堅強領導下,省政府團結帶領全省各族人民,凝心聚力,奮發有為,全面推動各項工作落實,吉林振興發展取得了新成績。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3803.8億元,增長6.5%,增速居東北板塊首位;質量、效益、結構同步提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達到1397.7億元,增長12.3%。地方級財政收入達到1203.4億元,增長4%,實現了四年翻一番;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糧食總產量達到706.6億斤,糧食單產保持全國首位;民營經濟健康發展,主營業務收入突破3萬億元;人民生活持續改善,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超過萬元。
關於2015年工作總體安排,吉林省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省委十屆四次全會和省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牢牢抓住國家新一輪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重要機遇,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緊緊圍繞「科學發展、加快振興,讓城鄉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總目標,突出發揮「五個優勢」,推進「五項舉措」,加快「五大發展」,着力穩增長轉方式調結構,着力推動改革創新,着力實施依法治省,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努力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2015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地方級財政收入增長5%左右,單位GDP能耗下降1.3%,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等完成國家下達任務。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3%左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5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艷利
着力抓好8個方面重點任務
蔣超良說,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需要正確認識、主動適應、積極引領經濟新常態:堅定不移轉方式調結構;堅定不移推進創新驅動;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堅定不移加強民生保障;堅定不移推動法治政府建設。一是着力穩定經濟增長。繼續發揮好投資拉動作用,全年實施億元以上項目超過2000個;促進消費穩步增長;推動外貿進出口取得更大進展;堅持把穩工業作為穩增長的重中之重。二是着力促進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實施汽車、石化、農產品加工三大產業振興工程,醫藥健康、裝備製造、建築、旅遊四個優勢產業發展工程,新興產業培育工程和服務業提升工程;以創新驅動培育新的增長點。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發揮互聯網經濟先導引領作用。三是着力補齊發展「短板」。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繼續抓好西部生態經濟區,加快中部創新轉型核心區建設,全面啟動東部綠色轉型發展區;繼續突出發展民營經濟;進一步壯大縣域經濟實力;全力推進金融生態建設。四是着力推進農業現代化與新型城鎮化,不斷夯實農業基礎,推進新型城鎮化健康發展。五是着力深化改革開放。全面深化改革,持續簡政放權,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推動財稅體制改革,推進事業單位等改革;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實際利用外資、引進域外資金分別增長12%和16%。六是着力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下大氣力搞好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綜合治理措施,落實目標責任制,讓群眾看到治霾新成效。七是着力抓好民生實事。省委確定,今年要全面實施好3大類、16個方面、47項民生實事。紮紮實實搞好基本民生,千方百計保障底線民生,有針對性解決熱點民生。八是着力搞好社會建設,大力發展社會事業,精心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不斷加快結構調整步伐
圍繞經濟轉型升級,着力優化產業結構,鞏固壯大現有三大支柱產業,培育發展四個新的支柱產業。一汽大眾奧迪Q工廠等重大項目相繼落地,汽車、石化、農產品加工等重點產業對工業增長貢獻率達到85%左右。醫藥、高端裝備製造等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啟動全省產業創新示範區試點。紮實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吉林哈達灣、長春鐵北等4個老工業區列入國家支持範圍。實施服務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十大工程、100個重大項目全面推進。建築業產值增長15%。旅遊總收入增長25%。「兩所五校」科技成果轉化試點成效明顯,建立3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成省科技大市場,科技「三個轉化」在創新驅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培育中國馳名商標27件、吉林省名牌145個。科學謀劃區域戰略佈局,統籌促進東中西部協調發展。加快建設西部生態經濟區,河湖連通等一批重大生態水利工程取得突破性進展;着力打造中部創新轉型核心區,對全省發展輻射帶動效應不斷增強;務實推進東部綠色轉型發展區,礦產資源勘探開發、生態保護修復等重點工作陸續啟動。加快新型城鎮化,22個特色示範城鎮、2個擴權強縣改革試點取得積極成效,長春市、吉林市、延吉市、二道白河鎮列入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啟動長春市突出發展民營經濟綜合配套改革示範區試點。
大力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大力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圍繞穩定糧食生產、強農惠農富農,紮實做好「三農」工作。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嚴格保護基本農田,實施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創建糧油高產萬畝示範片625個。強化農業科技創新,推廣「寬窄行」等重大增產增效技術,測土施肥糧食作物實現全覆蓋,高光效示範面積達到500萬畝,新增和改善節水灌溉面積275萬畝,農作物全程機械化水平達到77.9%。畜牧業全產業鏈開發加快推進,新建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800個。人參等特產業較快發展。林地清收還林取得重要進展。開展「糧食銀行」試點,啟動「健康米」工程和「糧安工程」,新增倉容113億斤。穩步推進農村綜合改革,有序促進土地流轉,規模經營面積達到1520萬畝。在919個村開展土地確權登記頒證省級試點、面積達到847.7萬畝。33個美麗鄉村試點全面啟動,新農村建設進展順利。
紮實推進改革擴大開放,緊跟國家頂層設計,全面深化各項改革。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戰略深入實施,長春興隆綜合保稅區、琿春國際合作示範區和中新吉林食品區穩步發展。積極謀劃設立長吉產業創新發展示範區。對外互聯互通進展良好,「借港出海」戰略取得重大突破,紮魯比諾萬能海港項目合作提升到國家層面,琿馬鐵路恢復常態化運營,開通長春至海參崴陸運通道。航線開發達到136條,通航旅遊城市66個,實現長春和香港直航。利用外資和域外資金分別增長13.1%、21.2%。
切實加強民主法治和作風建設。堅持依法行政,鞏固拓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持續解決「四風」突出問題,省政府發文、會議數量分別減少11%、12.5%,以「零容忍」的態度堅決查辦各類腐敗案件,紀檢監察機關立案5176件,處分5248人,移送司法機關198人,讓群眾真切看到我們肅風正紀、懲貪治腐的堅定決心。
着力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實施節能技術改造等六大工程、50個重大示範項目,抓好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形成40萬噸標煤節能能力。啟動3個國家低碳工業園區試點,完成鋼鐵、水泥等行業60%以上企業清潔生產審核。繼續深化松花江、遼河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快城鎮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開展「河道清潔」行動,推進查幹湖等湖泊生態環境保護試點。加強與阿里巴巴集團等知名企業合作,探索共建生態保護點等新模式。全面實施東部長白山森林生態系統修復,擴大中部黑土地保護治理試點示範,深化西部草原「三化」治理。繼續推進林地清收還林,爭取國家將該省部分國有林業局納入國有林區停伐試點,將天保工程範圍擴大到所有國有天然林。
蔣超良說,明年將啟動實施「十三五」規劃。按照省委部署,準確把握發展階段性特徵,高起點研究謀劃,以改革創新思維編制好「十三五」規劃,為吉林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關於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蔣超良強調,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和從嚴治黨新要求,各級政府要把勤勉為民、依法辦事、務實重行、廉潔自律作為強化政風建設的重要內容,始終不渝推進服務政府、效能政府、法治政府、清廉政府建設。要強化依法行政、強化政府服務、強化從嚴治政、強化工作落實。
蔣超良最後說,吉林新一輪全面振興的偉大征程已經起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美好夢想令人期待。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牢記使命,夙夜在公,勉力盡責,拼搏進取,為實現「科學發展、加快振興,讓城鄉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鬥!
吉林省委書記巴音朝魯與港澳委員會晤並舉行座談會
吉林省委書記巴音朝魯、省長蔣超良以及省內多個機關單位領導與前來參加吉林省政協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的港澳委員舉行座談會,期間近十位港澳委員積極發言,為吉林經濟升級建言獻策。
巴音朝魯希望,港澳委員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切實履行好參政議政職責。積極宣傳推介吉林的發展優勢、發展條件和發展前景,使更多港澳海外同胞參與東北振興,來吉林創業發展;積極為吉林企業進入港澳及國際市場牽線搭橋,促進吉林優勢產業和產品走向世界;積極投身吉林經濟建設主戰場,實現互利共贏;積極凝聚各方力量,在促進吉港、吉澳經濟文化交流和維護港澳長期繁榮穩定中有更大作為。
履職建言 聚力發展
--吉林省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分組討論政府工作報告
兩會期間,吉林省政協主席黃燕明希望委員們更加自覺地履行職責,變「要我幹」為「我要幹」,為該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省、推動「五大發展」,協商議政,建言獻策。黃燕明強調,目前,吉林省改革發展的任務還相當重,轉方式、調結構面臨的壓力還很大,要積極為推動吉林新一輪振興發展出實招、獻良策。要聚焦就業、教育、醫療、環境保護等民生熱點問題,深入開展調研協商,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見建議。
分組討論時吉林各界別委員們圍繞政府工作報告熱烈討論起來。馬克委員說:「報告從五個方面講成績,非常客觀、真實。從四個方面分析和闡述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體現出政府的危機意識和擔當意識。」民革、民盟、民進組委員們圍繞人才問題提出了許多建議。鄭國陣委員認為,立足吉林省高校優勢,在培養人才的同時,更應該在留住人才方面下功夫。他建議,制定並落實相關的人才政策,為人才成長提供更廣闊的空間,為吉林振興發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保障。「新起點提出新要求,新常態需要新作為。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和文藝工作者,在新的一年裡,一定要圍繞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履職建言。乘振興發展吉劇的東風,促進地方傳統戲曲文化健康發展。」文藝界、體育界佟長江委員在討論政府報告時,暢談了自己的感受。在特邀二組的討論中,委員們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圍繞吉林省工業、農業、醫藥等方面的內容展開了熱烈討論。報告中提到「實施醫藥健康、裝備製造、建築、旅遊四個優勢產業發展工程,打造競爭新優勢」引發了尹成立委員的思考:「目前來看,我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但是還缺乏統籌管理。我建議應該積極規劃,整合資源,形成合力,促進我省旅遊產業增量。」在經濟界三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創新驅動」這一話題引發了委員們的熱議,黃飛建委員認為,創新驅動關鍵在人才,吉林省人均擁有的高校數量位於國內前列,人才資源比較豐富,但如何能更好地發現人才、留住人才,讓人才物盡其用,才是創新驅動的前提和基礎。
光輝歷程托豪素 60甲子展芳華
為慶祝吉林省政協成立60周年,兩會期間吉林省政協分別舉辦了「光輝歷程」圖片展和「風雨芳華」書畫展。吉林省委書記巴音朝魯、省長蔣超良、省政協主席黃燕明參觀了圖片展和書畫展。
「光輝歷程」圖片展以時間為序,以屆別為章節,通過大量珍貴的歷史圖片,生動展示了省政協60年的歷史沿革、組織機構、重大會議、視察調研、工作業績等情況,對於社會各界了解人民政協的性質、作用和地位,了解吉林省政協歷屆委員在吉林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中發揮的協調關係、匯聚力量、建言獻策、服務大局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風雨芳華」書畫展前後展出了近200餘幅書畫作品,薈萃了吉林省政協系統書畫藝術人才筆耕創作的成果,同時也是對該省文化藝術界精神風貌的一次展示。作品凝聚着藝術家們對人民政協的深厚感情,弘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彰顯了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此外,慶祝吉林省政協成立60周年座談會於兩會期間在長春舉行。吉林省委書記巴音朝魯強調,吉林省各級政協要繼承和發揚人民政協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堅持好、完善好,把協商民主重要渠道利用好、發揮好,把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鞏固好、發展好,團結各方面力量,凝聚全社會智慧,為實現吉林全面振興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座談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人資環委副主任王國發,吉林省政協原主席張岳琦等6位同志,從不同角度、以各自不同時期履職的親身經歷,暢談了吉林省政協成立以來與吉林同步發展的光輝歷程。
巴音朝魯說,政協吉林省委員會成立以來,在中共吉林省委的領導下,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發揮自身獨特優勢,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在協調關係、匯聚力量、建言獻策、服務大局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為吉林的革命建設、改革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建立了歷史功勳。
巴音朝魯指出,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視人民政協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65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為吉林在新起點上做好人民政協工作、發展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指明了正確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領會,把握精神實質,真正用講話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不斷譜寫吉林省人民政協事業發展新篇章。
巴音朝魯強調,實現全面振興發展的宏偉目標,必須舉全省之力、聚八方資源、匯各界之智。一要緊扣改革發展獻計出力,加快推動吉林新一輪振興發展,推動各項改革發展舉措落到實處。二要全面貫徹依法治省部署,為推進法治吉林建設作貢獻。三要發揮專門協商機構的作用,推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四要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廣泛匯聚吉林全面振興發展正能量。五要大力推進履職能力建設,全面提升政協工作科學化水平。
巴音朝魯強調,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們國家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協事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吉林省各級黨委要按照總攬全域、協調各方的原則,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對政協工作的領導,支持人民政協依法依章獨立負責、協調一致地開展工作。
鏈接:委員提案關鍵詞
「礦泉水」的產業鏈條
褚月華委員:長白山的礦泉水資源是吉林省的一座「富礦」,但將其作為一項產業來發展,吉林還需再「加把勁」,延長產業鏈條。建議強化對「礦泉水是稀缺資源」的認識和重視,在開發利用上規劃先行,系統開發,制定具體的管理辦法,嚴控行業門檻標準,明晰水資源的產權權益,同時打造長白山「礦泉水文化」。
文化旅遊經濟
愛新覺羅·恒紹委員:文化旅遊產業作為文化與經濟高度融合的產物,正日益引起當今社會的普遍關注和激烈競爭。吉林要想做大文化旅遊經濟的「盤子」,各級政府應給予文化產業政策、資金及配套基礎設施等多方面支持與傾斜,推進軟硬件建設平衡發展,培樹一批具有文化產業運作與傳播能力的人才,引導、扶持民營企業和民間資本的加入,推動文化旅遊產業快速發展。
長白山森林生態系統
安春軍委員:長白山林區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推進這一地區的生態系統修復工程,必須由部門行為上升為政府行為,實行一盤棋部署,加強森林資源培育,深層次推進綠色通道建設,全面加強對自然濕地的搶救性保護和監管保護。在考核機制上,突出生態指標考核,確保生態系統修復建設紮實有序推進。
農業科技創新
李啟雲委員:農業科技是農業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農業科技體制及其創新改革是農業科技進入良性循環的保證。繼續以創新為驅動,改革科技管理體制,優化科研運行機制,就要創新科研管理體制以升級科技創新體系,進一步解放科研平台的創造性,創新人才考核方式,保障人才培養與科研實效,搭建科技成果培育及轉化平台,深化科技成果轉化機制。
花絮:吉林政協辦會更節儉 形式更靈活
香港文匯報訊(實習記者 張睿航 報道)吉林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近日在長春舉行。為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本屆吉林政協會壓縮會議經費,精簡工作人員,工作機構由以往14個精簡為11個,除編聯組在駐地賓館為委員服務外,其餘各工作機構全部挪到省政協機關辦公,不在賓館吃住。會議期間舉行的主席會議、常委會議也由賓館改到機關會議室舉行,既可以保證會議質量和效率,也可以使節儉、務實的會風落地生根。
為了讓政協委員更好地參政議政,履行職能,會議安排了兩個聯組討論,這是本屆吉林省政協全體會議探索的一種新的履職形式。屆時,部分界別組將組成聯組,結合本界別實際,暢所欲言,集中討論。與以往不同,今年的大會發言還特別安排了自由發言環節,鼓勵委員脫稿發言、即席發言,這樣的一種新嘗試,旨在引導更多的委員對全省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問題進行討論,提出意見和建議。
大會的另一個新亮點是舉辦委員論壇,由委員自願參加,圍繞議題自由發言,集思廣益,共同探討政協工作大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