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醫院管理局經常撥款較五年前增加近五成,用以增加250張病床。圖為威爾斯親王醫院病房。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翁麗娜)隨着人口老化,新年度財政預算案宣布在2015/2016年度向醫院管理局提供經常撥款490億元,較五年前的335億元增加接近五成,用以增加250張病床、提供額外手術節數,及增加5.5萬個普通科門診偶發性疾病診症名額等服務。
曾俊華在新年度財政預算案宣布2015/2016年度衛生方面總開支為706億,佔特區政府總開支約16%。政府增撥2.86億元予衛生署,應付預計增加的合資格申請長者醫療券計劃人數;為初生進行「先天性化謝缺陷」篩查試驗計劃;推廣母乳餵哺;展開全港性的教育和宣傳運動,提高市民對精神健康的認知等。
醫管局經常開支包括於屯門醫院、博愛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將軍澳醫院、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及律敦治醫院增設共250張病床;增加8款專門藥物納入藥物名冊,用以治療多發性硬化、癌症、慢性丙型肝炎及克隆氏症,每年惠約4,000名病人等。
政府消息表示,天水圍醫院將於明年中落成,兒童醫院則於2017年中落成。
擴建醫院開支料810億
為了應付長遠的醫療服務需求,特區政府會推行多項醫院工程,合共增加2,800張病床,開支預計達810億元。其中,已動工或正在規劃的項目包括在啟德發展區的全科急症醫院第一期、天水圍醫院、香港兒童醫院,及重建廣華醫院、瑪麗醫院和擴建基督教聯合醫院等。
醫管局主席梁智仁表示,醫管局會善用政府的撥款,致力應付香港社會因人口增長及老化情況而不斷增加的醫療需求,包括加強社區老人評估小組提供的服務,以及擴展長者康復服務名額。
醫管局行政總裁梁柏賢則表示,醫管局會繼續加強專業培訓、改善工作環境、晉升前景與報酬,繼續吸引醫護人手加入紓緩公立醫院人手短缺及前線工作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