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陳茂波指出,特區政府努力物色地皮增加供應,但有團體就在無足夠理據下提出司法覆核,阻撓當局推地,最終令香港市民受害。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李自明)要解決香港樓巿供求的問題,最治本的辦法就是提供更多住宅單位,儘管當局積極覓地 、賣地但建屋進展仍未如理想。特區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昨日指出,特區政府努力物色地皮增加供應,但有團體就在無足夠理據下提出司法覆核,阻撓當局推地,最終令香港市民受害。
特首:增房屋供應「治本」
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昨日在一公開活動後指出,特區政府採取了調控需求的政策,即俗稱的「雙辣招」,以維護香港金融體系的穩健,但要解決好市民的住屋問題,最重要且最治本的做法,就是增加私人房屋和公營房屋的供應。
他說,「過去兩三年,本屆政府在這方面已經作了多番和持續的努力。大家可以看到未來三、四年,我們有7.4萬個私人住宅單位會相繼落成,這個數字是我們有紀錄以來最高的一個數字。......我們都是不遺餘力地推出土地,滿足發展商和全社會建樓、買樓的需要。」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日在接受電台訪問時也指出,要根本性地解決樓巿供求問題,是要提供更多住宅單位,「我們在供應方面亦會繼續努力,推出很多不同的土地來興建樓宇,......現時的土地供應是不少的,現時可以興建不同樓宇亦都不少的,這樣希望可以找到一個新的平衡。」
建屋籌劃廿載 環團「覆核」玩
不過,公私營建屋計劃不斷遇上阻滯,如鄰近米埔濕地自然保育區的元朗豐樂圍,經發展商籌劃、申請20年後,於2013年終獲城市規劃委員會通過有條件發展住宅,但「環保觸覺」總幹事譚凱邦於去年申請司法覆核許可,稱城規會的決定違反新自然保育政策,案件排期今年初開審,計劃被迫延遲。
陳茂波昨日在接受另一電台訪問時指出,這幅地在改劃過程中已作出不少修訂,照顧了地區人士的關注,否則不會獲得城規會通過。他不去揣測有關人等的動機,但批評有人利用法律程序,阻撓賣地或改劃土地用途,「土地未能及時供應到市場,受害的是市民。」
他又說,特區政府在新年度賣地計劃的29幅住宅用地中,有15幅要申請改變用途,當中4幅已接近完成,比去年34幅之中有21幅未能完成改劃的情況好。他指樓價變動除了與土地供應有關,也取決於息口及心理預期。由賣地到現樓落成需要數年時間,故增加土地供應的成果,不能立竿見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