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美俄關係因烏克蘭危機驟然緊張,迅速滑向「新冷戰」邊緣,美俄地緣戰略利益陷入近2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對撞。2015年,隨着美俄尖銳交鋒的繼續,在共同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這一國際背景下,中國外交將何去何從?專家提醒,中國要防止自身戰略利益被撕裂、劫持,要逆勢推動形成均衡、良性的大國關係架構,還要為維護地區穩定貢獻力量,冷靜觀察和精巧外交必不可少。
對戰後秩序 中美認知各異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教授指出,中俄雙方都有現實需要來共同舉行紀念活動,強化「反法西斯」,壓制歷史修正主義。目前,歐洲和日本都有一股「二戰翻案風」。波羅的海三國和波蘭等,企圖否定蘇聯在二戰中的卓越貢獻,日本安倍政權和右翼的種種動作,就更不用說了。
外界普遍關注,作為二戰主力而今又成為戰敗國日本盟國的美國,今年是否被邀請參加閱兵式等紀念活動。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所長達巍指出,自2014年中俄發出聯合舉辦紀念二戰的訊息以來,至今未見美國官方明確的表態。美國態度曖昧,固然有其戰略上的考量,但在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這個框架下,美國是否就二戰這一重大歷史事件重申往昔原則,值得觀察。
今年9月,習近平主席將出席聯合國成立70周年紀念活動並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日前,中美元首通電話時亦就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交換意見。
達巍表示,中美都是二戰戰勝國,理論上應可共同紀念二戰,但實際上卻比較困難,主要障礙在於日美同盟。他指出,實際上,中美對二戰戰後秩序認知是不同的,中俄強調的是《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和雅爾塔和平體系等,而美國認可的是以美日同盟為基礎的戰後秩序。
太平洋穩定 中美俄須合作
但國際時評員曉岸撰文提醒,2015年,美俄彼此戰略意圖不明、相互拒絕妥協的局面將會持續,但也面臨共同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這樣的外交契機。
國家安全戰略問題專家張文木強調,維護遠東雅爾塔和平體系,中、俄、美「一個都不能少」。20世紀整整100年的歷史表明:不管美國如何強大,要想穩定太平洋,它就必須實行與大國尤其是中國和俄國合作的政策。
這位專家認為,今天的中俄合作,目的不是要把美國逼出去,而是要將其挽留在遠東雅爾塔和平體系內,為此,在外交上要為美國向雅爾塔格局回轉留有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