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本報社長王樹成倡確定中式禮服作為「國服」。圖為他穿着中式服裝參加活動。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于永傑 兩會報道)談到中式傳統服裝,人們很容易聯想寬袍大袖的古代服裝。王樹成認為,我們的「國服」既應吸收中式服裝文化元素,更要符合時代需要。他介紹,上世紀初孫中山先生設計的「中山裝」曾經作為禮服使用,「中山裝的設計細節裡面就融入了中國文化,比如說它的四個口袋代表了禮義廉恥」。
「據我所知在廣東的中山,有一種改良的中山裝在流行。還有一種『新立領』也被很多人在正式場合穿着。」王樹成認為,其實當前有很多人已經在以實際行動探索傳統與現代結合的服裝樣式,如彭麗媛女士曾在多個場合身着傳統服裝,展現了中國女性的優雅風範,就是一個很好的榜樣。
對於確定「國服」這一概念,最近幾年,許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紛紛提出建議。不過,時隔多年,這個建議尚未得到落實,主要原因在於大家對如何確定哪種中式服裝作為國服,沒有達成共識。在此次提案中,王樹成就建議:2014年APEC會議上,各國領導人所穿的「新中裝」可作為設計藍本,國家文化部門盡快召集傳統服飾文化領域的專家學者、服裝設計師,以「APEC新中裝」為基礎,制定出多款服裝樣本,在廣泛徵求社會意見之後,確定一種新的中式服裝作為「國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