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高虎城表示,「個人遊」政策當初是由香港特區政府提出的。 新華社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琳、孫雪、李望賢 兩會報道)因接待能力有限,香港特首梁振英日前提出,將在兩會期間與中央商討收緊現「個人遊」政策的空間。商務部部長高虎城昨日回應稱,中央政府對「個人遊」實施過程中出現的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十分重視,將會根據需要,不斷地優化和調整有關政策。而港區全國政協委員、華南城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梁滿林則向本報指出,「個人遊」利大於弊,不應限制。他建議,可在深圳先行先試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將部分消費力分流到深圳。
高虎城昨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對收緊「個人遊」做出回應。他說,內地居民赴香港「個人遊」的政策和深圳居民「一簽多行」的政策,是在2003年香港受亞洲金融危機衝擊和周圍環境波動的時候,應香港特區政府的建議,經中央政府批准,由試點開始逐步推廣。
政策調整不礙兩地經貿合作
「十多年來,『個人遊』對促進香港經濟的發展、擴大當地就業、推進兩地民眾的交流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至今我還能夠回憶起,這項政策推出初期香港的繁榮。」高虎城說。
但他也認為,任何一個城市的設計,它的服務功能、接待能力、基礎設施等,對遊客都是有一個承受限度。這是由一個城市對接待能力的投入決定的。中央政府對「個人遊」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十分重視,內地有關部門與特區政府也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聯繫,已經採取了許多的應對措施,也將會根據需要,不斷地優化和調整有關政策。他同時強調,政策調整不會對兩地的人員交流和經貿合作產生影響。
梁滿林:中心可選址河套區
內地自2003年起,放寬居民個人身份訪港,俗稱「個人遊」。但隨着訪港旅客增多,「個人遊」令內地和香港之間的矛盾日增,一些香港市民認為內地客過多,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也有批評者指,內地遊客來港購物令物價上漲。
上月24日,梁振英在出席行政會議前曾表示,由於香港接待能力有限,將在全國兩會期間與中央政府商討是否有收緊目前「個人遊」政策的空間,限制、減少內地居民來港人數。
對於是否應收緊「個人遊」,香港內部也有不同聲音。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梁滿林向本報指出,「個人遊」的推行是利大於弊,不應限制,更應因地制宜。他建議,可以利用港深地緣優勢和現有資源,在深圳先行先試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分流深圳的水客對香港的干擾,減輕對香港居民生活帶來的影響。
梁滿林說,可考慮在深圳的河套區、珠江口、沙頭角、前海等地區,利用口岸資源及自貿區優勢,規劃出1平方公里左右的特定區域,試點建造一個香港式購物中心,香港產品免稅進入該購物城,內地居民可以自由出入購物,在產品完付關稅後即可離開。雖然需要付關稅,但可以省卻內地遊客前往香港所需的昂貴交通、食宿費用,可以吸引尚未開放香港「個人遊」政策的地區遊客前來購物,也能為深圳帶來更多稅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