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3月1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傘形信託回歸 最高配比達1:8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孔雯瓊 上海報道)業界視為A股市場最大外部資金來源的傘形信託在銷聲匿跡一段時間後再次來襲。春節後隨着降息政策的推出,各類渠道將理財資金輸出,刺激不少銀行再次悄然開啟傘形信託向股市「輸血」,部分產品最高配比更達1:8。業內人士表示,大戶投資者依賴傘形信託會上癮,明知高收益伴隨的是高風險,但依仗一些實質利好消息,亦敢全部額度投入股市。

最新數據統計,在創出新高的1.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兩融餘額中,有約6,000億元來自於銀行理財和傘形信託配資。目前市面上傘形信託的配比大多是從1:1至1:3之間,但隨着降息後貨幣進一步寬鬆,近日有業內人士透露,部分通過設計達到1:8槓桿的傘形信託產品已絕非少數,且大多是自然人大戶以及一些機構投資者喜歡使用。

實際需求勁 大戶用上癮

有理財公司人士表示,雖然監管傘形信託的消息不絕於耳,但其實際需求一直在暗中瘋狂湧動。目前市面上大多數配資公司均會提供傘形信託產品,其本金利息約為7個點,但賣給客戶後可收回14個點,利潤直接翻倍。不少客戶是投資大戶,有錢買股了還想繼續放大資金,對傘形產品簡直可謂上癮,在額度上亦傾盡全部。

有正在使用傘形信託的投資者表示,傘形信託的月息實則更高,一般每月為2分利息左右,換算成年利潤則是24%。不過面對高至8倍的槓桿,還是經不住誘惑,因為做得好,可觀收益足以抵扣資本利息。

另有投資顧問指,雖然尚無統計使用傘形信託投資者的最終盈利如何,但據他所知,許多槓桿資金常常可以獲得一些實質利好消息。

監管正展開 禁違規操作

不過目前關於傘形信託業務的檢查亦正在展開,在近日剛結束的第一輪檢查中,證監會檢查了20多家券商,禁止證券公司通過代銷傘形信託為客戶配資。業內認為,目前監管層依然不希望A股市場中出現槓桿過高、操作不規範等風險。

相關新聞
華麗轉身 長和下周三登場 (圖)
長實和黃市值兩個月增1427億 (圖)
長實重組時序表
長實上市逾42年 市值增2813倍 (圖)
憂內地通縮 港股失守24000 (圖)
安本資產:H股上升潛力大 (圖)
星展唯高達:今年港零售租金料升3% (圖)
瑞信:基本面未改善 濠賭股未見底 (圖)
三新股掛牌 KTL暗盤今年賺最多 暗盤價升逾3成 每手賺960元 (圖)
歐智華:仍適合任匯控行政總裁 (圖)
富邦銀行去年純利升12%
渣打前職員行為失當終身停牌
奧柏浙嘉興港購地拓IT研發
361度多賺88%末期息3分
傘形信託回歸 最高配比達1:8
創業板漲2.55%再創新高 (圖)
央行延續逆回購冀減IPO壓力
50ETF期權滿月 64%賬戶無交易
收購傳聞擺烏龍 興行本已控股華福證券
港商在粵可獨資經營娛樂場所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